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税务(专业学位)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税务登记
【答案】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向税务机关披露有关信息, 并对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身份予以确认的一项涉税活动。也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更、歇业以及生产经营等活动情况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税务登记, 变更税务登记, 停业、复业税务登记, 注销税务登记等。
2.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答案】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限期履行税款缴纳等法定义务的税收管理相对人依法采取的强制性收缴措施。其目的是确保国家利益, 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正常安排使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 逾期仍未缴纳的,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3. 税收的财政原则
【答案】税收财政原则最早是由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来的, 是指以满足国家财政需要为目标的税制准则, 这一原则是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财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①财政收入要足额、稳定;②财政收入要适度、合理。
4. 对劳动所得征税的替代效应
【答案】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一种经济行为的机会成本, 从而对纳税人产生的影响。从替代效应看, 政府对个人的征税不仅使劳动者劳动收入减少, 而且提高了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 或者说, 个人将以更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与未征税时相同的劳动收入。
二、简答题
5. 简述行为税的意义。
【答案】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特定行为”是指国家通过征税所要加以限制或监督的行为。行为税的意义包括:
(1)体现“寓禁于征”的作用
通过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 或运用税收这种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手段, 行之有效, 限制、约束和调整这些消极的行为, 可以达到“寓禁于征”的作用。
(2)完善税制的作用
一个完善的税制体系, 其结构除了包括主体税种之外, 还需要其他税种的补充。行为税的税种虽小, 税收收入不多, 但却能发挥“拾遗补阙”的作用。行为税在任何国家的税收体系中, 能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辅助税种。
(3)组织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
行为税一般都属地方税, 开征行为税对增加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作用。
6. 简述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案】(1)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概念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 就是指作为税收债权人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请求作为税收债务人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关系。在这一法律关系中, 国家或地方政府是债权人, 国民(纳税人)是债务人, 国家或地方政府享有的权利是依法请求国民履行纳税义务, 国民(纳税人)的义务是应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请求而履行纳税义务。
(2)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特征
①税收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a. 法定性:主体、内容和履行方式都有法律明确规定。
b. 税收债权相对于私人债权享有一般的优先权。
c. 税收债权以国家权力直接保障其实现。
②税收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单务关系
国家作为债权人只享有债权而不负债务, 纳税人作为债务人只负债务而不享有债权。税收债务人履行其债务后, 不能请求税收债权人返还某种利益。
③税收债权债务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权力不对等。
税法赋予了税收债权人较多的权利, 致使双方当事人在权利上不对等。
7. 分析我国的税收增长趋势并说明其内在原因。
【答案】(1)我国税收增长趋势分析
(1)绝对值角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迅猛, 从1950年的不足50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近9万亿元, 增长了1800多倍。税收收入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但是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2)相对值角度
①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变化
由改革开放前, 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平均不到50%, 逐步发展到由税收与企业收入并重, 最后形成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体制。
②在我国GDP 中的比重变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税收收入比重从1996年开始稳步上升, 2013年已经达到了21%。
(2)中国税收增长趋势的内在原因包括:
①经济因素
a. 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三大产业税负能力和税收贡献不同, 我国频繁运用税收政策引导, 致使轻税行业在GDP 比重不断下降。
b. 经济増长影响的时滞性:从经济增长转换为税收增长需要一定的时滞, 在当年税收增长中可能包括前一时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②制度因素分析
a. 统计规范制约的影响:外贸进口应作为宏观经济增长的减项, 而会产生大量税收收入増加;出口退税不从税收收入中扣除, 导致税收收入“虚增”。
b. 税收制度设计的原因:税制本身造成税收与GDP 背离, 如定额税;以财产原值为基础的财产税, 不与经济同步增长。
c. 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只要税款缴入国库, 无论是否退还均形成税收收入, 已退税款形成的税收收入具有“虚假性”, 导致税收收入“虚增”。
d. 口径因素:GDP 的核算口径是权责发生制, 税收收入的核算原则是实际收付制。
e. 其他制度原因: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相对水平影响着税收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非税收入大规模下降, 必然导致税收收入激增。
③管理因素分析
管理因素对税收増长的影响主要是税务管理部门通过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
8. 请简述如何做好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答案】从今后税收征管发展的方向来看, 要做好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现代管理理论、方法的研究。我国多年来的税收管理方法、制度更多依据的是税收管理的实践经验, 还没有形成一套在理论上完整、实践中作用显著的税收管理体系。因此, 吸取现代管理理论的精华、将现代管理科学运用于税收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2)加强对税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 现在国家和个人都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尤其是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原来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