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综合之现代出版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图书专有出版权

【答案】图书专有出版权,是指图书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图书专有出版权只能授予一家出版机构,在合同期限内,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但若是双方同意,即图书出版者经著作权人同意,可以允许第三者出版。

2. 按需印刷(或POD )

【答案】按需印刷(或POD ), 是指出版物销售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出版机构或出版物提供者相链接,若有用户需求时,销售部门就可以直接将存储在光盘或计算机数据库等中的出版物内容传真或在网上传输到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可以按照用户对装帧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再利用激光打印机、自动装订机等进行制作。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拿到自己所需要的出版物。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出版物大量复制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印刷出版物的存储方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定制出版的出现。

3. 书肆

【答案】“书肆”又称“书坊”,是专门抄书、交换和买卖图书典籍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它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书肆的出现,使典籍得到广泛传播和利用,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书肆中从事图书贸易的书贩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显现出了出版获利的性质,为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出版职业道德

【答案】出版职业道德,是指约束出版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出版从业人员在从事出版工作过程中应该自觉遵守的。出版工作人员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责任十分重大,因此要求所有的出版从业人员必须恪守出版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

5. 公开出版物

【答案】公开出版物,是指可以在社会上公开流通的出版物。在我国,是指可以在全国或以某个地域为主的范围内公开征订、陈列、销售的正式出版物。有的公开出版物经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后还可以向国外征订、陈列、销售。

6. 文字编辑

【答案】文字编辑又称文稿编辑,主要对稿件的文字表达负责,他们专门处理稿件文字、语法、规范及逻辑等方面的问题。

7. 对校

【答案】对校作为现代校对方法之一,是指原稿与校样之间的校对,是校对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必须进行的校对工作。对校可通过点校、平行点校、折校或读校等方式进行。

8. 受者

【答案】受者在出版中可以称之为读者、消费者或用户。读者主要是指书报刊等传统媒介的阅读者;消费者更多是指人们不仅作为媒介内容的阅读者,而且也是媒介中所承载广告产品的购买者;用户主要是指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者。这些概念所强调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属于信息知识的接受者。

二、简答题

9. 简述我国的出版传播模式。

【答案】借鉴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概念模式,我们可以认为,政府、非政府组织、出版机构、广告主、作者、消费者、读者等构成了出版传播系统的参与者。结合我国出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初步提出出版传播模式或称为出版过程模式的构想,主要是以出版传播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参与者为基础,其参与者主导地位的变化,会产生如下几种主要的出版传播模式类型:

(1)以传者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这里是指出版系统的传者、出版机构和读者中,传者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以此为基础,又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出版传播模式:

①以政府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②以非政府组织、作者、个人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③以广告主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2)以把关人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这种出版传播模式,主要强调出版机构等把关人有很强的相对自主性,出版机构的意志、目的等决定出版传播系统的运行。出版机构等把关人出版目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出版形式。

尽管出版商可以为自身利润最大化单独做出选题、内容、生产、制作等各项决策,但决策的实施又要与社会其他因素相协调,受到市场“看不见的手”一一价格的调节。从发展的角度看,出版商正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公众利益的促进。

(3)以读者、消费者为目的的出版传播模式

这种出版传播模式建立的基础是以读者、消费者为中心的。出版日益商业化和产业化,导致读者和消费者在出版传播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这个出版传播模式受到传播学中以受众为中心的使用与满足模式的支持。在以读者、消费者为目的的出版模式中,读者和消费者的个性、特征、需求、动机及目标等会对出版传播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上借鉴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所提出的出版传播模式构想,强调的是出版传播系统中传者、把关人及受者三者力量明显不同的情形,事实上,在具体的出版活动中,三者间的力量对

比不是绝对的,三者间的关系会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相互较量的状态。

10.简述出版物宣传的原则。

【答案】出版物宣传时应该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1)真实性

内容应当与宣传相符;对出版物的价值、质量等应做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在价格、出版时间、出 版单位、地点等方面不应当有任何的欺诈行为。

(2)创造性

宣传和促销最重要的是应当有创新,应时常有新的点子和新的创意。

(3)灵活性

也就是说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宣传和促销方法,针对不同出版物的不同特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宣传。

(4)针对性

出版机构对自身的资金、读者定位等要综合把握,在宣传促销时也应结合区域地理位置以及读者群的特点、收入、喜好等。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出版物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

(5)引导性

开发读者和消费者的出版物购买潜力,与其他媒体通力配合,加强书评等出版物评价工作,利用专家学者权威性的意见和建议,诱导和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正确引导和指导人们的阅读习惯,努力提高人们的阅读水平。

11.简述我出版单位设立需具备的条件。

【答案】依据《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出版单位设立的条件主要有:

(1)有明确的办社、办报、办刊宗旨。

(2)有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单位。主办单位是指出版单位的上级领导部门;主管单位是指出版单位创办时的申请者,并是该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两个或两个以上主办单位的则为主要主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3)有确定的业务范围。出版单位的专业分工范围应与主办单位的业务范围相一致。

(4)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如30万元(互联网出版机构应有3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固定的工作场所等。

(5)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出版单位的设立除了符合以上条件外,还应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制定的全国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

12.简述影响编辑工作开展的因素。

【答案】编辑的社会性说明编辑工作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