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同步节律波( )被称做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

2. 应用方差分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其回归自由度和残差度分别为:( )

A.1和n-1

B.1, n-2

C.2, n-1

D.2, n-2

【答案】A

【解析】回归自由度为1,残差自由度为N-2。

3. 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迟缓型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宄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的表现是: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4. 在研究瞬间记忆消退规律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

A. 自由回忆法

B. 对偶联想法

C. 系列回忆法

D. 延迟部分报告法

【答案】D

【解析】斯柏林是用部分报告法研究瞬间记忆的。

5.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方面。

A. 深刻性

B. 丰富性

C. 系统性

D. 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童年期儿童在概念发展上表现出如下特点:①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在概念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有很大的提高;②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③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

6. 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研宄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

A. 搜索范式

B. 双侧任务范式

C. 负启动范式

D. 整体一局部范式

【答案】C

【解析】搜索范式研宄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及注意如何在不同的感觉通道之间转移。双侧任务范式主要研宄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分散程度。整体-局部范式研究注意过程和感觉特征(如尺寸和空间频率)之间交互作用。

7. 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阶段

C. 自律阶段

D. 道德实在论阶段

【答案】C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此时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②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③自律道德阶段。此

阶段的儿童根据个体的行为动机,并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判断行为的好坏,意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

8.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无偿献血属于( )。

A. 本能的亲社会行为

B. 纯粹的利他行为

C. 纯粹的利己行为

D. 间接的互惠行为

【答案】D

【解析】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无偿献血能够使献血者在将来得到报酬,所有是一种间接的互惠行为。

9. 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答案】D

【解析】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10.下列数据类型属于比率数据的是( )。

A. 智商分数

B. 反应时

C. 年级

D. 数学成绩

【答案】B

【解析】比率数据是指具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数据,可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只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反应时既具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属于比率数据。年级是顺序数据,指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11.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 )。

A. 视轴辐合

B. 线条透视

C. 运动视差

D. 运动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