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828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理性决策
【答案】理性决策是指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问题,从而做出决策的过程。其不是依靠人的直觉或凭借个人经验所做出的决定。
理性决策的步骤如下:
(1)确定问题。找出实际情况同标准的偏差,研究发生问题的原因。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劣。
(3)运用各种科学方法筛选出可行性方案,如通过系统分析法、模拟法等,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
2. 系统
【答案】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点,要充分认识到系统是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从要素的量的组合达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的矛盾统一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3. 博弈理论
【答案】博弈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交易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小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在政治交易的情况下,公共政策目标与方案的重要性和可靠性都要大打折扣。在宏观层面上,博弈理论把公共政策执行视为各级政府或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博弈过程。执行博弈的研究构成了政策执行研究的重要分水岭,博弈理论使人们对于政府运作的认知逐渐扬弃了传统静态的层级节制观点,并进而转变为以动态的府际关系为核心。政治学的博弈理论认为,在冲突与竞争中,甸一个参加者都力求获得最大收益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4. 线性规划
【答案】线性规划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调配资源的应用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即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5. 执行评价
【答案】执行评价是指对执行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价。由于公共政策的复杂性,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制定政策时难于预料的,只有通过执行才能
暴露出来。执行评价就是具体分析公共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以确认公共政策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是否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是否按原定政策方案执行,人、财、物等政策资源是否充足、到位,公共政策环境是否发生了重要变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效率、主动性、原则性和灵活性如何。
6. 非正式评价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二、简答题
7. 什么叫公共政策合法化?
【答案】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具体包括:
(1)公共政策合法化内涵
①合法的决策主体。合法决策主体的组建及其享有的各项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授予的。决策主体依法组建、依法获得授权,这是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前提条件。
②合法的决策程序。对程序做出必要的规范,使之符合法律的要求,以更完善的形式合理抑制可能产生的实质的不合理。现代社会的公共政策制定,不仅需要实质合理,更需要形式合理,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③合法的政策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公共政策不能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抵触,不仅需要在决策过程中把备择方案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照,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审查作用。
(2)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指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次序和方式。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合法化主体,往往导致不同的合法化程序,主要包括:
①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a. 提出议案
政策合法化是将已经过政策规划而获得的政策方案提交立法机关审议批准,提出议案的同时也就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方案。
b. 审议议案
议案审议即由权力机关对议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如何进行修改的专门活动。
c. 表决和通过议案
经过表决,政策方案如果获得法定数目以上人员的赞成、同意、肯定,即为通过。
d. 公布政策
政策方案经表决通过后,有的还需经过其他机关或其他形式的批准、认可后,即成为正式的公共政策,经过公布程序后政策才能立即执行。
②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行政机关政策合法化的过程是与政府决策的领导体制紧密相连的。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通常要经过下列程序:
a. 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
我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置了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其重要职责之一是审查政策方案的合法性。
b. 领导决策会议决定
一般性的政策方案由主管的行政领导拍板后颁布; 重大的政策方案则要召开领导常务会议、全体会议或行政首长办公会议讨论,由行政首长行使最后的决定权。
c. 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
本级政府制定的政策,由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根据规定需要上报审批的政策,则应上报审批后发布。
(3)公共政策法律化
政策法律化,又称政策立法,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主要内容有:
①政策法律化的主体类型
a. 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
b. 享有委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②政策法律化的条件
a. 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b. 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c. 比较成功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8. 简要评析渐进决策模型。
【答案】(1)渐进决策模型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是指把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它是在对理性模型质疑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内涵有:①渐进模型实际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②决策者不必过多地分析与评估新的备选方案,只着意于现存政策的修改和补充; ③渐进主义着意于目标与备选方案之间相互协调,使问题交易处理,并不关心基础的变革; ④渐进主义在面对同一社会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时,只着重减少现行政策的缺陷,不注重目标的重新改进,也不注重手段和方案的重新选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