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健康管理学院)828公共政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可行性分析

【答案】可行性分析,是对规范研究中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考证,论述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否具备了条件与能力。在政策分析中,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方面表现在政治、技术及经济的可行性上。

(1)政治上的可行性。政府的政策,从最终的实际执行结果来看,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反映整个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作为指导社会成员行为准则的政策,必须反映和代表那些具有共同经济地位的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在我国,强调政策的实施结果,首先要有利于政治稳定,这是政治可行性考虑的出发点。

(2)经济上的可行性。其基本目的是全面研究政策实施的经济效益。在制定政策与实施政策中,都需要消耗资源,即消耗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各种资源。考虑经济效益,既要重视投入项,更要重视产出项。

(3)技术上的可行性。其主要表现在实现目标的科技手段上。政治、经济及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成功的政策,往往要全面地考虑到各方面的可行性,并选出一个最佳结合点。

2. 结构优良问题

【答案】结构优良问题是指涉及一位或数位决策人员和在少数几个方案中进行政策选择的问题。结构优良问题的效用(价值)反映目标的一致性,这些目标是按决策者的喜好顺序排列。每种选择的结果要么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要么在可接受的可能的错误范围内。这类问题的原型是完全可由计算机处理的决策问题,所有政策备选方案的结果都可预先加以规划。在公共机构中存在的相对低层次的操作性问题中有一些例子可以对结构优良的问题加以说明。

3. 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答案】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是指政策执行研究不应忽视各种层次中执行动态面的探讨,其所提出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即着重于探讨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在“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中,戈金等人认为中央政府做出决定启动了政策执行过程,而这一决定通过其形式和内容多多少少都会约束政策执行人员的选择和行为。地方政府回应中央政府强加的诱导和约束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地方政府偏好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能力。在这一模型中,戈金等人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依据其独立性分为三类。独立的自变量包括联邦政府的诱导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诱导和约束,这两者都是事先存在的。半独立的中间变量是由中央政府决策

与地方政府决定共同影响的,地方政府能力与地方政府输出的决定是两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影响着因变量,即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而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又反馈回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其诱导和约束因素。

4. 置信区间

【答案】虽然希望抽样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某个样本统计量能否用来估计总体参数,取决于公共管理者对抽样误差的精度要求。公共管理者可以根据样本给出一个随机范围,这个范围以某种可以接受的概率保证对参数估计的正确性,即总体参数以某种概率包含在这个范围内。这个范围被称为置信区间,可以接受的概率被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通常记

,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1-α(α为一个较小数)。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如果已知总体标准差。

为:

位值,上限。

5. 公共决策体制

【答案】公共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通常一个完整的公共决策体制应由决断子系统、咨询子系统、信息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等组成。

6. 博弈理论

【答案】博弈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交易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小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在政治交易的情况下,公共政策目标与方案的重要性和可靠性都要大打折扣。在宏观层面上,博弈理论把公共政策执行视为各级政府或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博弈过程。执行博弈的研究构成了政策执行研究的重要分水岭,博弈理论使人们对于政府运作的认知逐渐扬弃了传统静态的层级节制观点,并进而转变为以动态的府际关系为核心。政治学的博弈理论认为,在冲突与竞争中,甸一个参加者都力求获得最大收益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是均值标准误。。其中,是样本均值,是正态分布函数在上的分被称为置信区间下限,被称为置信区间

二、简答题

7. 试分析政策效果的类型。

【答案】公共政策效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效果。指公共政策的实施对所要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及目标群体所产生的作用。

(2)附带效果。由于公共政策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制定的社会行为准则,其对社会全体成员不可避免地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并非作用对象的个人、团体或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超乎公共政策制定者原来的目标和期望,成为该项公共政策的副产品,这类影响就是公共政策的附带效果。附带效果是政府行为的溢出效果,是一种外部性,其既有正

面的,也有负面的。

(3)潜在效果。有些公共政策的效果和成本在短期内不易为人们察觉,但有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出来,这就是潜在效果。有时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在表面上成效甚微,或者成本很小,但是该政策可能在未来产生很大的效益,或者对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于克服的困难。这种潜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不易测定,给公共政策效果评价带来挑战。

(4)象征性效果。有些公共政策的内容是象征性的,其产生的有形效果可能十分微弱,其初始用意也不过是让目标群体以为他们关心的问题己经得到解决或者正在解决之中,从而减轻对政府的压力或者激发起某种精神。不论公共政策给公众带来何种程度的精神满足,这样的政策输出往往并没有引起社会条件的实际变化,但是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

8. 系统议程与正式议程有哪些区别?

【答案】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1)两种议程的特点不同

公众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比较模糊,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法,所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则比公众议程来得特定而且具体,是对政策问题进行认定或陈述的最后阶段。问题经过一定的描述,为决策系统正式接受,并采取具体方案试图解决的时候,公众议程就转入了政府议程。

(2)两种议程不具有严格对应性

通常某一社会问题先进入公众议程,被公众加以关注和讨论,然后由于该问题自身的特殊性、重要性、严重性以及迫切性等,引起了政府决策者的关注,由公众议程进入政府议程,最后成为政策问题,此时两种议程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在过程上也是对应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如此,很多的社会问题虽然处于公众议程之内,己引起普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讨论,但决策系统并没有把社会问题列入政府议程,致使两种议程脱节。

9. 如何利用Excel 完成多元回归? 计算结果中各个参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山于管理事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一元回归很难发挥功效,而多元回归方一法则相对更为实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是:。其中

称作偏回归系数。βi 又称直线方程的偏斜率,它的含义是如果其他变量

不变,βi 所对应的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而导致的因变量变化的幅度。α在方程中是常数,称为截距。

,点击确定。将光标放在“Y 利用Excel 进行多元回归,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回归”

值输入区域”后面的空格中,然后用鼠标在Excel 表格中选择因变量所对应的列。同样,在“X 值输入区域”中输入自变量所对应的区域。选择“标志”、“置信度”等选项,然后点击“确定”。这样在回归分析结果中有n+1行为回归系数的值,从而可得到多元回归方程。计算结果中,

参数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变量平均增加(β1>0)或减少(β1<0)

能够由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因2个单位;R 为复判定系数,反映了因变量y 的变化中解释的百分比; SSreg 为回归平方和,是估计值的方差,表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