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61社会保障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动能力测试

【答案】劳动能力测试是以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劳动能力作为对照标准,评价工伤职工伤残后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大小。这一评价标准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可比性强,缺点是评价指标多,操作复杂。

2. 合作医疗保障

【答案】合作医疗保障模式又称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或基层医疗保险和集资医疗保障制度,作另一典型范例特别介绍。它是立足社区或基层,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用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

3. 社会保险制度

【答案】社会保险制度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4. 奥肯“漏桶”

【答案】奥肯“漏桶”是指:奥肯认为通过高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来缩小贫富差别,可能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从富人那儿收税100元,穷人能得到的会少于100,就如同从富人那里打一桶粥送给穷人,穷人得不到一桶粥,原因是这个“桶上”有一个“漏洞”,一部分粥漏掉了。福利损失的原因,一是高税收可能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损害了效率。一是转移支付可能鼓励了“懒惰”,也损失了效率。这些问题是高福利制度受指责的主要原因。

5. 军人福利(military welfare)

【答案】军人福利是指由国家、社会组织与军队为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福利项目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福利工作和军队福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军人福利待遇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对于减轻军人的生活负担,激励官兵安心从事部队工作,加强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军人福利待遇项目构成有所差别。

6. 效率

【答案】效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宏观意义上的效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通常用实现了“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来描述; 第二阶段是可持续的综合效率,仍体现了人类对效率的追求,但增加了生态、环境对效率的制约条件,丰富了效率的内涵; 第三阶段是网络经济的效率,又称“后工业效率”,指通讯和计算机的网络化使传统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社会保障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制度自身运行成本的节约以及制度运行的有效性。

7. 社区

【答案】“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进行特定社会活动的活动区域,它一般为地域的、规模较小的基层社会共同体,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一般指街道,在农村则指乡、镇或自然村。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一定的地域要素、人日要素、组织体系、社区意识,以及相应的物质要素支持。

8. 最低生活标准线

【答案】最低生活标准线又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内,由政府制定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维持一个人生存的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最低生活标准线体现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统一,它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精确的统计和计算确定的。

二、简答题

9. 国外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有哪几种类型?

【答案】国外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主要有集中统一型、统分结合型、分头自治型、市场运作型四种,其特点如下:

(1)集中统一型。其特征是在整个国家或地区只建立一个社会保险机构,统一征集税费和社会保险支出,统一管理社会保险事务。例如,英国的社会保障部,就集中统一管理几乎所有社会保障事务。

(2)统分结合型。其特征是立法、政策、资金、监督等四种职能,实行统一管理,而具体的社会保险各项目管理,是分别由各职能部门分工管理。法国是统一立法、统一资金征集管理、统一实行监督,但社会保险局负责医疗、养老保险的具体事务管理,国家劳动部则承担失业保险的管理。

(3)分头自治型。其特征是在统一立法和统一监督下,各种社会保险项目实行分头自治管理,相互独立运作。例如,德国的医疗保险、年金、战争被害者的援助等丁作由劳动社会部自治管理; 医疗、保健、食品卫生、医药和社会福利则由青少年、家庭、妇女保健部实行自治管理。

(4)市场运作型。其特征是政府部门只作一般监督和政策规划,而社会保险的具体事务,都转由民间部门据立法参与运作和承办。例如,智利的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只管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具体业务和基金运营都由包括私营保险公司在内的民间机构承担,政府对基金运营过程实行动态监督。

10.试评述近年来西方兴起的“第三条道路”关于社会福利改革的思想和政策,及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答案】近年来西方兴起的“第三条道路”关于社会福利改革的思想和政策,及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评析如下:

(1)“第三条道路”关于社会福利改革的思想和政策

①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过去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基础价值观,大都强调全民福利、确保福利开支、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较多地强调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突出维护社会公正。“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保障理念,强调要实现社会保障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以减少和避免滥用权利的现象,在坚持“享有社会福利是公民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转向从社会索取的权利与为社会尽责的义务应同时并举,“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

②实现从“消极福利”(Negative Welfare)向“积极福利”(Positive Welfare)的转变

建立以提高就业能力取代就业保障为核心的福利体制,从救济性的福利政策转向开发性的福利政策,把生活福利改变为工作福利。社会保障资金支持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发放救济金,而是创造条件促进公民学习新技能,接受新工作,“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要投资于人力资本,而不是直接给予利益”。使社会保障政策与讲求竞争和风险意识相联系,以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发挥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使它们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更积极的贡献。吉登斯宣称“贝弗里奇在1942年撰写的报告中,公开向匾乏、疾病、无知、肮脏和懒惰宣战,此举使他名气大振。这就是说,他侧重关注的几乎完全是否定性的方面。今天,我们应当倡导一种积极的福利,公民个人和政府以外其他机构也应当为这种福利作出贡献,而且,它还将有助于财富的创造。”

③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Social Investment State)

要重新定位国家的作用,要在风险与安全、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之间建立新的关系。要本着利益均衡的原则协调劳资关系,既要维护工人已经获得的经济、社会权益,也要使企业家为投资、革新和增加就业作出努力。主张建立以企业家和工会为主体、有广泛社会力量参与的“劳动、革新和公正联盟”,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伙伴关系。为此,要改变过去那种征收高额累进税,造成压抑经济发展的现象,要减少税收,改善投资环境,形成良l ’4经济增长,增大福利总数。吉登斯认为,政府应通过提供工作机会,投资人力资源,进行终身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开展公私合作,以形成一个积极改革的福利国家一一积极福利社会中的社会投资国家。

(2)“第三条道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基于“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国家改革的理念,西欧、北欧各国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促进就业,扶助弱势群体,减少贫困现象; 转变投资方向,加大教育投资,发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