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会计学复试之基础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永续盘存制

【答案】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指根据账面记录计算期末存货结存数量和金额的方法。永续盘存制的特点是存货的收入、发出数量平时都要根据有关的会计凭证在存货明细账中进行连续记录,并随时结算出账面结存数额,期末存货的账面结存金额根据会计主体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不同分别确定。由于存货明细账记录中己经计算了期末清查的目的仅在于查明账实是否相符以及账实不符的原因,并通过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致。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可以通过存货的明细账记录,随时反映某—存货在—定会计期间内收入、发出及结存的详细情况,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与控制。但是,相对于定期盘存制而言,永续盘存制下存货明细账的会计核算工作量较大,尤其是月末—次结转销售成本或耗用成本时,存货结存成本及销售或耗用成本的计算工作比较集中;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将财产清查的结果同账面结存进行核对,在账实不符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账面记录进行调整。

2. 谨慎性原则

【答案】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预计时,应该保持—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高估资产或收入,不低估损失或费用。其基本内容是:不预计收入,但是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 对企业期末资产的估价宁可低估也不高估。例如,要求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期末应收账款预计坏账损失,对期末存货的估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等做法,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从而使企业财务报表更为真实、可靠。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体现在资产、负债、收入等处理上。①对于资产,企业会计核算不高估。固定资产的折旧,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对外投资计提投资损失准备等,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②负债方面,企业会计核算不低估。相关利息的核算,预提费用,或有负债的披露都体现了企业谨慎性原则。③收入方面,只有在有关经济利益确定流入企业并可靠计量时,方可确认为收入。

谨慎性原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使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可靠。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或收入,不低估损失或费用,保证财务报表更为稳健、真实,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3.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企业的固

定资产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由于使用过程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都会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定资产的无形磨损是由于科技进步而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而引起的价值损耗应在其使用过程中用计提折旧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具体—个会计期间而言,计提的折旧额是不相同的,因而最终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应纳税额,但从长期来看,只要所得税的税率保持稳定,那么折旧方法的选用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为零。

二、简答题

4. 留存收益包括哪些内容? 各有何用途? 如何进行核算?

【答案】(1)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是由企业内部所形成的资本。它来源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在性质上与投资者投入资本一样属于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留存收益的用途

①盈余公积主要用于:

a. 弥补亏损。如果企业发生的亏损用税后利润不足以弥补的,则可以用发生亏损以前所提取的盈余公积来加以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或者由类似的机构批准方可进行。

b. 转增资本。当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累积额较大时,可以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但是,转增时必须经投资人同意或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并办理相应的增资手续,按照投资人原持股比例予以转增。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留存的盈余公积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c. 分派现金股利。企业在当年如果没有实现利润,原则上不得分配股利。但在特殊情况下,当企业累积的盈余公积比较多而未分配利润比较少时,为了维护企业形象,给投资者以比较均衡的投资回报,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经股东大会作出特别决议,也可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

②未分配利润用途是可用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也可用于弥补以后年度的亏损,还可以留待以后年度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3)留存收益的核算

①盈余公积的核算

a. 盈余公积形成的核算

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账户,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账户。

b. 盈余公积使用的核算

企业按规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借记“盈余公积”账户,贷记“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账户; 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应借记“盈余公积”账户,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 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应借记“盈余公积”账户,贷记“应付股利”账户。

②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账户下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进行核算的。在会计期末,公司将本期实现的各项收入和发生的各项费用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从而计算出本期的经营成果,然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进行分配,结存于该账户的贷方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如果出现借方余额则为未弥补亏损。

5. 谈谈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答案】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原则,即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所以现金流量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便十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并能有效地预测该企业未来的支付能力。

(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通常包括: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2)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根据上述定义,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就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②收到的税费返还; ③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④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⑤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⑥支付的各项税费; ⑦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这里所指的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①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②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③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④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⑤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③投资支付的现金; ⑦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⑧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入与支出。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与资本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这里“债务”是指企业对外举债所借入的款项,如发行债券、向金融企业借入款项以及偿还债务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①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②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③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④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⑤与筹资活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