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法学院830经济法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论述题
1. “名人广告代言”现象中,名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为什么? (结合《反不正当竟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进行论述。)
【答案】“名人广告代言”现象中,名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名人这个群体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基于其知名度高、号召力强、易为人们所接受等特征,其代言的虚假广告会给不特定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害,名人利用其知名度以及社会对其的信任从事虚假宣传,很容易造成虚假“真实化”,大量的消费者会上当受骗。
(1)《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这是我国的现行法律中,第一次明确了“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个人”二字的增加,意味着名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将承担法律责任。
(2)消费者购买名人明星代言的广告中的产品,或者接受广告中所宣传的服务,是基于对名人明星的信仟,也是听信了名人明星在广告中的宣传。名人明星在人们心目中信任度高,何况他们在各种媒体上“现身说法”信誓旦旦,就轻而易举地消除了人们的疑虑,由此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3)名人、明星代言人广告收入不菲,如果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会导致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且代言人所得的报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就相当于从消费者处得到了利益。根据公平原则,就应该对消费者承担一定的义务,这种义务的最低程度也应该是保证自己所宣传产品的品质。
(4)如果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行为不从法律上加以规范和调整,不利于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也违背了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
因此,“名人广告代言”现象中,名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 简述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的种类和职权。
【答案】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的种类和职权如下:
(1)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以及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它们都是经常性经济调节管理主体,职责全面。
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最高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中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是中国最高的综合经济调节管理主体。
②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关于全国总的和重大的经济调节决策,对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和接受其监督。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③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综合经济调节管理主体,主要行使地方经济调节管理决策权和监督权。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即地方政府,是地方综合经济调节管理主体。其经济调节管理职权主要是全面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下作。它们在地方性经济调节管理活动中同本地区内外有关方面发生法律关系,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2)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是指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中设立的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如计划、财政、税务、金融、物价、外贸、外汇等职能机构和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类行业部门管理机构,担负着适用经济法调节社会经济的任务,属于经常性和专门性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
(3)特别设立专司经济法实施的机构
典型的是专设的反垄断主管机构。
社会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是较为特殊的经济调节管理主体。现代国家经济调节实际上是国家在履行一种社会职能,国家应当允许和提倡民间组织也参与调节活动,或者将部分调节职能交由民间组织担任。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非政府组织便成为经济调节主体。
3. 经济法应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贯彻经济法基本原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经济法的原则概念
经济法的原则,是指由经济法所确立的,在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它是由经济法确立和规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是规范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各有关主体行为的准则,在经济法全部或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
(2)经济法的原则内容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总体效率和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的关键在于在社会同个体之间作出平衡,尽量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从这个角度说,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乃是一种“衡平”原则,要在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同个体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同个体公平之间进行衡平。国家经济调节如何调节,经济法的再分配功能如何发挥,主要就是在社会与个体之间进行利益的衡平。
(3)经济法的原则要求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率和社会公平,在于对社会与个体进行衡平的要求:
①应当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体(企业、个人)的经济权利和自由,维护个体的经济效率和公平; 国家调节及经济法不得随意侵害各个体正当的经济效率和公平;
②经济法所规范的国家调节只是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也应当对有关个体的经济效率和有关个体间的“公平”(例如基于民法上的所有权、契约自由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进行必要规制和调整:
a. 某些个体经济效率妨害或可能妨害社会公众、社会总体经济效率,个体间公平(形式公平)妨害或可能妨害社会实质公平;
b. 该种妨害和冲突单靠市场和民间社会自身无法排除和解决,必须由国家予以调节。
贯彻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在于:恰当处理个体经济(效率、公平等)同社会经济(效率、公平等)的关系,并在二者间进行衡平。不过经济法毕竟是以“社会本位”为视角的,其基本原则所强调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也就是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利益。
4.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1)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经济法律规范之中的,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2)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由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和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构成。 ①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
a. 这里所说的“经济法主体”,包括各种经济法主体。对于经济法主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划分。
b. 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的基本精神是,经济法主体的依法作为或不作为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就应依法获得相应的利益。
c. 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法性质的不同,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具有重要区别。 ②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
a. 经济法主体法定
即经济法主体的种类、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条件和程序法定;
b. 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法定
即协调主体的职权、职责法定和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程序法定,以及协调受体的权利、义务法定,他们的行为合法与否依法律的规定为准;
c. 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后果法定
包括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法定的有利后果(即有利的法律后果或肯定性法律后果)和法定的不利后果(即不利的法律后果或否定性法律后果)。
5. 试述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
【答案】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主要包括:
(1)信息传导服务
主要是指市场中介组织通过一定形式向客户、成员或者消费者传达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某些政策信息,以及向政府反映和汇集市场、本行业成员及消费者有关需求、意见和建议等信息资料过程中进行的服务。简言之,就是市场中介组织通过双向传达,为帮助克服政府信息失灵或者克服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市场盲目性所提供的服务。
(2)协调管理服务
主要是指市场中介组织在自我管治过程中为成员或者相关公众所提供的公共事务处理、竞争秩序维护、纠纷调处与公断等服务。例如,认证企业进行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的认证,发放商
业标识; 行业组织采取合法的一致行动抵制其他行业的价格垄断行为,根据内部决议制止行业内不正当竞争,建立本行业调解和仲裁机制等。
(3)维护权益服务
狭义的维护权益服务是指行业组织维护行业及其成员合法权益的服务,包括市场中介组织在向政府反映行业及成员的诉求,抵制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对本行业及成员的非法干预,以及在遭受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侵害时依法进行救济等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门广义的维护权益服务还包括具有社会评价功能或者代理义务的企业通过自己的执业活动,维护被服务客户权益。例如,保险公估企业对投保人、保险人利益的维护。
(4)交易促进服务主要是指市场中介组织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方式,促使成员之间、成员与公众之间或者公众相互之间达成交易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例如,行业组织制度性地开展行业内贸易斡旋,评估机构通过资信评级促成融资交易,交易所提供集中交易场所和规则促进证券交易等。
6. 试论投资主体制度。
【答案】(1)投资主体制度的概念
投资主体制度,是指政府依法确立、约束和规范投资主体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些规范体现了政府对投资主体的直接依法调控。
①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一般由政府负责投资;
②涉及基础建设的项目一般由政府成立各种专业投资公司或者由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或者由政府与企业合作投资;
③对于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之外的其他一般投资项目,可以依靠市场进行调节,由企业或者私人进行自由投资,政府只起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这个领域,往往也可以吸收外国投资主体进行投资。
(2)投资主体的资格条件
①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相对独立做出投资决策的法人或自然人;
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③对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享有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或经营管理权;
④能够承担投资风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论述经济法和民商法的关系。
【答案】(1)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联系
①二者都是以特定的市场经济关系作为规范对象
民法通过对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调整,通过确认主体权利和确定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的民事法律制度,为民事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和市场竟争奠定了必要的条件。近代市民社会以商品交换为运作方式,正是通过商品交换,才使得个人利益得以实现,商品交换要求交换双方必须承认对方是商品的所有人,与自己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只有承认交换双方是平等的,才有可能实现商品的自由交换,获取个人利益。
经济法则通过对因国家干预经济或管理经济所形成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调整,规范政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