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活劳动
【答案】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加进了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离开了活劳动,所有的生产资料本身只是一堆死物。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殖。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特别要坚持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理论。
2. 价格标准
【答案】价格标准(或称价格标度)是指统一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和价值尺度是不同的:
(l )作为价值尺度,它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 作为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
(2)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 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规定价格标准是为了使货币能够更准确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3. 通货紧缩
【答案】通货紧缩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升值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必然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结果。但是,如果货币和信贷供应量并非不足,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的原因则是由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那么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促使消费和投资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再者,如果货币和信贷供应量并非不足,消费和投资行为也没有发生变代而是融资体制、投资体制或者消费体制发生了紧缩性变化,总需求水平也同样会下降。这时,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总需求体制方面的原因。另外,对于一个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经济而言,净出口的下降也可能传导到全社会,引起全面的通货紧缩。这时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国外部
门的需求相对下降。
4. 流通手段
【答案】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商品交换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隐含了商品流通中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5. 垄断价格
【答案】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制定的旨在保证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三个构成部分:成本价格、一般利润、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垄断价格就其形式来看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但垄断高价是其主要形式。(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指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在周期中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3)垄断价格具有刚性。垄断价格日益具有只上涨不下跌的趋势。如果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决定,最终形成的是一般均衡价格。在一般均衡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只能得到社会平均利润,而垄断者通过垄断价格可获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垄断价格的形成不同于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形成,而是一种人为规定的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垄断组织可以随意定价。因为垄断不可能摆脱竞争规律、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产品成本和价值因素的制约。
6.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
【答案】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指社会生产按其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个部类。前者义称“第一部类”,后者又称“第二部类”。为了说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揭不社会再生产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即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类:进入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料和进入消费领域的消费资料。与此相应,社会生产也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生产。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并实现平衡,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根本条件。
7. 商品拜物教
【答案】商品拜物教是指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的根源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正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一矛盾,使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不是表现为商品
生产者之间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商品成为一种充满神秘性的东西,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拜物教发展成为货币拜物教,此后还出现了资本拜物教、利息拜物教、地租拜物教等等。要消除这些拜物教,就必须彻底消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8. 产品内分工
【答案】产品内分工是指原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究和开发、零部件的加工或采购组装和总装、分配和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分包在其他国家进行,由各国分别完成。这实际上是把部门内或企业内分工,移植到许多国家中实现。国际分工的这一新变化,其直接结果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为了工业制成品生产大国,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将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反而成为制成品进口大国。发达国家将产品的核心技术、商标、专利等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国际分工成为制成品制成者和技术垄断者之间的分工,高技术垄断者获取了大量商品的附加价值,而生产者只能得到廉价的加工费。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现象,正反映了国际分工新变化的实质。
9. 股份资本
【答案】股份资本是指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众多单个资本进行股份联合经营的资本集团。它是适应生产社会化而产生的。它能够兴办单个资本无力兴办的项目,如修建铁路和开办大型企业等。股份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股份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出资者,即股东。股东通过持有股票来体现对自己出资的所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分享经营收益。股份资本的经营权属于股份公司的经营者(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在通常情况下,股东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
10.金融工具
【答案】金融工具又称金融产品,传统的金融工具是指货币、利率、外汇、股票、债券等。金融衍生工具或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以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所衍生出来的作为买卖对象的金融产品,包括货币衍生品(如货币期货、货币期权、远期外汇合约等)、利率衍生品(如利率期货、利率期权、远期利率协议等)、股权式衍生品(如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等)。金融交易的工具,从原生产品到它的衍生品,都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金融交易工具。
二、简答题
11.当前历史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当前历史时代具有如下的特点:
(1)资本主义在其自身的基础上已有了新的发展。
它已从一般垄断过渡到了国家垄断:它所能容纳的社会生产力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它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