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级差地租

【答案】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不同相联系的地租形式。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这种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而不像工业品那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肥沃程度、距离市场远近程度的不同。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工,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II ,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2. 铸币

【答案】铸币是指按一定的成色和一定的重量铸造成某种形状的金属块。最早的金属货币是自然形态的金属条块,使用不便,因而逐渐产生金属铸币。早期的铸币是由有名望的商人所铸造,在金属块上铸上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表明其重量和成色。铸币的出现,解决了使用金银条块所造成的交换困难,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铸币逐步由国家统一铸造。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铸币主要用做各国的辅币。

3. 垄断价格

【答案】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制定的旨在保证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三个构成部分:成本价格、一般利润、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垄断价格就其形式来看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但垄断高价是其主要形式。(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指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在周期中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3)垄断价格具有刚性。垄断价格日益具有只上涨不下跌的趋势。如果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决定,最终形成的是一般均衡价格。在一般均衡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只能得到社会平均利润,而垄断者通过垄断价格可获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垄断价格的形成不同于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形成,而是一种人为规定的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垄断组织可以随意定价。因为垄断不可能摆脱竞争规律、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产品成本和价值因素的制约。

4. 流通时间

【答案】流通时间分为广义的流通时间和狭义的流通时间。广义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通过一次循环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它等于生产时间加狭义的流通时间。狭义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在流通

领域停留的时间,它由购买时间和出卖时间两部分组成:(1)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受生产要素供应条件的影响; (2)售卖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它主要受市场需求与竞争状沉的制约。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剩余价值率

【答案】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它表现了资本价值增殖程度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称为剥削率。预付资本中不变资本用。表示,可变资本用、表示,剩余价值用m 表示,商品价值就是c+v+m。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为了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较。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其公式是:(m'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另一种公式表不: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两个公式表示的内容是一致的。第一个公式以物化劳动表示剥削程度,即在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第二个公式以活劳动的形式表不剥削程度,即在工人的一个劳动日中有多大部分用于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有多大部分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剩余价值率; ②可变资本量。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率(m/v)。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剩余价值率逐渐提高。

6. 国际垄断同盟

【答案】国际垄断同盟是指由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为了瓜分世界市场、确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和原料来源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达成一定的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性经济联盟。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范围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己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从而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又一个重要经济特征。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卡特尔。卡特尔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各种协定(如划分销售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销售价格等)所组成的垄断同盟。(2)辛迪加。辛迪加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几个大企业,为了高价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3)托拉斯。托拉斯是指由生产同类商品或与该类商品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集团。(4)康采恩。康采恩是指以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跨部门的、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垄断集团,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作为核心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

7. 生产资木

【答案】生产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在资本家指挥下,通过生产过程为资本家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使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当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资料作为榨取剩余价值手段时,才变成资本。资本家将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迫使工人为他生产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按其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按其价值转移方式

的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而小是独立的资本。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有:(1)生产资本的循环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2)生产资本的循环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都是生产过程,而中间是流通过程; (3)生产资本的循环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但是,它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似乎资本主义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8. 利润率

【答案】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的周转速度。

9. 生产资料

【答案】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包括土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卞要标志。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不同,因而生产资料也具有小同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只有在资本家的支配下,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表现为生产资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公有财产,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生产资料不再表现为生产资本,而成为生产基金的物质形式。

10.相对工资

【答案】相对工资是指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又称为比较工资。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相对工资有下降的趋势。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己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工资部分就会相应减少。这种剩余价值和工资水平此消彼长的关系,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对立。

二、简答题

11.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