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理论前沿与热点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资本

【答案】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生长的资本。工业生产集中的高度发展和垄断的产生,推动银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形成银行垄断。银行由担任支付的简单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掌握和支配国内绝大部分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料和原料来源。银行垄断组织和工业垄断组织通过互相收买对方企业的股票和互相参加董事会等办法,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一、混合生长,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统一的组织内实行直接的结合; 另一种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在资本关系、信贷关系和其他关系方面实行紧密的联系,共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金融资本的典型存在方式是资本主义的大财团,它的特征有:W 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2)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3)跨国银行大量涌现。金融资本产生以后,就以它巨大的经济实力来谋求在经济上的统治。随着金融资本的形成就产生了金融寡头。

2.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答案】(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而全部收回。

(2)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3)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

3. 剩余价值率

【答案】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它表现了资本价值增殖程度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称为剥削率。预付资本中不变资本用。表示,可变资本用、表示,剩余价值用m 表示,商品价值就是c+v+m。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为了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较。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其公式是:(m'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另一种公式表不:剩余劳动必要劳动。两个公式表示的内容是一致的。第一个公式以物化劳动表示剥削程度,即在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第二个公式以活劳动的形式表不剥削程度,即在工人的一个劳动日中有多大部分用于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有多大部分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两

个因素:①剩余价值率; ②可变资本量。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率(m/v)。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剩余价值率逐渐提高。

4. 超额剩余价值

【答案】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单个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问,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5. 扩大的价值形式

【答案】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被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体上,使它真正成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与此相适应,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现在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各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它们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已比较接近起来了。商品的价值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虽然比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表现得较为充分,但还存在着缺点和局限性:各种商品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这个缺点表明,在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仍然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6. 剩余劳动

【答案】剩余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自己和家属生活必需品的必要劳动以外的劳动。剩余劳动的物化形态是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当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出现剩余劳动。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剩余劳动,这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物质基础。剩余劳动的占有状况体现了各种社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体现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价值。

7. 国际间接投资

【答案】国际问接投资又称国际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进行的投资。间接投资的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不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在资本流动的过程中,资本连同对它的使用权、控制权一同转让,投资者只是根据所拥有的股票、债券获取红利和利息,没有其他的权利。国际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随着二级市场的日益发达与完善,证券可以自由买卖,流动性大,风险性小。国际间接投资必须通过证券交易所才能进行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又可称为国际金融投资,一般只涉及到金融领域的资金,即货币资本

运动。国际间接投资受国际间利率差别的影响而表现为一定的自发性,往往自发地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流动。国际间接投资还受到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经常在国际间频繁移动,以追随投机性利益或寻求安全场所。

8. 抽象劳动

【答案】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的原子。

9. 社会危机

【答案】社会危机是指由于各种矛盾的尖锐化,使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前途丧失信心,甚至绝望,赌博盛行,犯罪日增,邪教大兴,吸毒成风等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的现象。社会危机己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社会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资本家对于工人阶级的剥削,工人阶级的相对和绝对贫困造成的社会两极分化、财富分配极不公平。资产阶级与下人阶级的不断加深的矛盾,将最终催生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10.具体劳动

【答案】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性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二、简答题

11.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社会范围来看,国有垄断资本和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并没有占主体地位,私人垄断资本在数量上仍然占优。你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案】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社会范围来看,国有垄断资本和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并没有占主体地位,私人垄断资本在数量上仍然占优。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不能只看国有企业的多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主要形式是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运动,贯穿于私人垄断资本运动的全过程,表现在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各个方面。

(1)在生产方面的结合

一是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直接向私人垄断组织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二是国家投入巨资资金进行科学研究,为私人垄断企业提高生产的科技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