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营销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物流目标选择的最低要求。
【答案】合理的物流目标应是通过有效的选择。适当兼顾最佳顾客服务与最低配送成本,其最低要求是:
(1)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致力于改善顾客服务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努力降低物流总成本,而不只是个别项目成本费用的增减;
(2)将全部市场营销活动视为一个整体,在各项营销活动中,都必须考虑物流目标。联系其他活动的得失加以权衡,避免因孤立处理某一业务而导致物流费用不适当的增加;
(3)善于权衡各项物流费用及其效果,为维持或提高顾客服务水平而增加的某些成本视为必需,而不能使消费者受益的成本费用则坚决压缩。
二、论述题
2. 什么是公共关系? 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公共关系是指企业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以便树立品牌及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活动。
(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又不同于一般社会关系,也不同于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共关系是一定社会组织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包括三层含义:
a. 公关活动的主体是一定的组织,如企业、机关、团体等。
b. 公关活动的对象既包括企业外部的顾客、竞争者、新闻界、金融界、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其他社会公众,又包括企业内部职工、股东。因此,公关有内部公关与外部公关之分(内部公关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股东等,外部公关对象是顾客、社会公众、政府等)。
c 公关活动的媒介是各种信息沟通工具和大众传播渠道。作为公关主体的企业,借此与客体进行联系、沟通、交往。
②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企业广结良缘,在社会公众中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公关的真正日的之所在。
③公共关系的活动以真诚合作、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公共关系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这就决定了主客双方必须有诚意、平等互利,并且要协调、兼顾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
④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沟通,是创造“人和”的艺术。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企业从事公关活动,能沟通企业上下、内外的信息,建立相互间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协调和改善企业的社会关系环境。
⑤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活动。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要追求长期稳定的战略性关系。
3. 说明复杂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多样性购买行为和习惯性购买行为的产生条件以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答案】不同的购买行为都有各自的长生条件和相应的营销对策,具体如下:
(1)复杂的购买行为
如果消费者属于高度参与,并且了解现有各品牌、品种和规格之间具有的显著差异,则会产生复杂的购买行为。复杂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完整,要经历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产品评估、‘滇重的购买决策和认真的购后评价等各个阶段。
对十复杂的购买行为,营销者应制定策略帮助购买者掌握产品知识,运用各种途径宣传本品牌的优点,影响最终购买决定,简化购买决策过程。
(2)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如果消费者属于高度参与,但是并不认为各品牌之间有显著差异,则会产生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并不广泛收集产品信息,并不精心挑选品牌,购买决策过程迅速而简单,但是在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进而产生失调感,怀疑原先购买决策的正确性。
对于这类购买行为,营销者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通过各种途径经常提供有利于本企业和产品的信息,使顾客相信自己的购买决定是正确的。
(3)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如果消费者属于低参与并了解现有各品牌和品种之间具有的显著差异,则会产生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评估比较就决定购买某‘品牌,在消费时才加以评估,但是在下次购买时义转换其他品牌。转换的原因是厌倦原口味或想试试新口味,是寻求产品的多样性而小一定有小满意之处。
对于寻求多样性的购买行为,市场领导者和挑战者的营销策略是不同的。市场领导者力图通过占有货架、避免脱销和提醒购买的广告来鼓励消费者形成习惯性购买行为。而挑战者则以较低的价格、折扣、赠券、免费赠送样品和强调试用新品牌的广告来鼓励消费者改变原习惯性购买行为。
(4)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如果消费者属于低参与并认为各品牌之间没有什么显著差异,就会产生习惯性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指消费者并未深入收集信息和评估品牌,只是习惯于购买自己熟悉的品牌,在购买后可能评价也可能不评价产品。
对习惯性购买行为的主要营销策略是:
①利用价格与销售促进吸引消费者试用。由于产品本身与同类其他品牌相比难以找出独特优点以引起顾客的兴趣,就只能依靠合理价格与优惠、展销、示范、赠送、有奖销售等销售促进手段吸引顾客试用。
②开展大量重复性广告,加深消费者印象。在低参与和品牌差异小的情况下,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途径传播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所造成的对不同品牌的熟悉程度来决定选择。必须开展大量广告,广告信息应简短有力,突出视觉符号与视觉形象。
③士曾加购买参与程度和品牌差异。如果竞争者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将低参与的产品转换为高参与的产品,并扩大其与同类产品的差距,将促使消费者改变原先的习惯性购买行为,寻求新的品牌。
三、案例分析题
4. 宝洁的分销渠道建设
[1].企业背景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P&G),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3-2004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并位列最受尊敬企业第七。宝洁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宝洁在1993年的营业额己经达到300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美国,另一半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宝洁经营了150余年。其间积极并成功开发世界级高质量消费品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在宝洁的历史中,它的焦点是营造优良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
宝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遵循三方面发展:兼并、开发和推广新品牌,以及在国际卜扩展。宝洁兼并的公司有DuncanHinesandHines-Park 食品公司(生产食品类产品)、W.T.Young 食品公司(生产花生酱和果仁、J.A.Fogler 公司(生产咖啡)及〔Clorox 化学品公司(生产漂染剂))。1957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宝洁,强制将(Clorox 子公司脱离宝洁。这个行动结果终止了宝洁长达20年的策略,就是通过兼并来扩展业务. 这迫使宝洁管理层用两个途径来发展:开发新产品和在国际间扩展。
1993年,宝洁的生产线已经包括品种齐全的各类产品。公司按产品类别分为五个部门:健康/美容、食物/饮料、纸制品、清洁剂,以及特殊产品(如化学物品)。何一个部门再按产品种类进行组织,每一类产品均由几个品牌负责。大多数新品牌都是在现有产品加以改良而得。有几种新产品,如宝宝纸尿片、Pringle 、薯条,就是为了现有产品仍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开发的。广泛的市场研究、低成本和有效的广告。以及积极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使得宝洁的销售额大幅提升,美国的市场销售额由1955年的10亿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90亿美元。由于宝洁和产品销量庞大,公司与零售商和批发商洽谈时占尽优势。
宝洁的国际策略是将它在美国的核心商品一一清洁剂、牙膏、尿片和洗发液一一向世界其他地方推销。国际销售额从1953年的零增加到1958年的40亿美元。在这一段发展期间,现有品牌不断征服新的市场。宝洁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不同地方轮换管理者。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