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2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2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2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2 2018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2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0 2018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2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30 2018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2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9
一、简答题
1.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答案】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对权力下了诸多定义,其主要角度或者从权力作为力量和能力的原有含义确定其含义,如霍布斯认为行动者的权力和有效的动因是一回事。罗素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 马克思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
权威产生于人们组织起来进行联合活动的客观需要,它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马克思说:“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厂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个“指挥的意志”就是权威。简单来说,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人们对权力安排的服从可能有被迫的成分,但是对权威的安排的服从则属于认同。反对者可能不得不服从权力作做出的安排,但是服从不等于认同。权威就被认为是一种正当的权力。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力的基础是与权力相联系的职位以及其相应的对于人、财、物的控制力,权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职位的高低; 权力的主要特性在于其具有强制性,是必须被服从;
(2)权威的基础是领导者的个人知识水平、能力、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甚至其人格魅力; 权威的形成没有强制性,对权威的服从是出自被领导者的自愿;
(3)权力与权威的联系
有权力未必有权威,有权威也未必掌握权力:优秀的掌权者,应当注重自身权威的树立。
2. 简述政策创新与传播框架的主要内容。
【答案】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一是内部决定模型,一是传播模型。内部决定模型假设,地力政府的行为不会受其他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认为职能部门创新的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内部的政治、经济或社会特性。与内部决定模型相反,传播模型则认为政策创新本质上是政府之间的关系,把一个地方政府采纳的某项政策视为模仿其他地方政府先前采纳的政策。
(1)内部决定模型
内部决定模型假设导致地方政府采纳一项新项目或新政策的因素是该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其排除了地方政府受其他地方一政府或中央政府所影响的传播效果。内部决定模型假设,规模越大、资源越充实,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政府越具有创新性。
①财政资源在政策创新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政府创新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政府项
目需要大量的政府开支,拥有财政资源是采纳新政策的前提条件。
②支持政策理念并愿意奉献于推动理念的人员在政策创新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者们非常关注在政策议程设定中“政策活动家”的作用。
(2)传播模型
在政策创新的研究中,传播是指“一项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的成员之间被交流的过程”。在美国,以传播模型研究政策创新的学者认为,采纳新政策的模式基本上都源于州与州之间相互竞争性的效法行为。
①州与州之间相互竞争。为了实现竞争性优势,避免处于劣势之中,各州的政策精英开展了各种竞争性的项日和活动。
②州与州之间在竟争中互相学习。在面临复杂的问题时,州为了寻求政策制定的捷径,一般都采取向其他州学习的策略,选择那些在别的州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案。
在传播模型中,还可以细分为全国性互动模型、区域传播模型、领导跟进模型和垂直影响模型。
①全国性互动模型假设在州的官员之中存在关于公共部门项目的全国性交流网络,由此官员们可以了解其他州同行的项目。全国性互动模型假设,己采纳新项目的州的官员能够与尚未实施新项目的州的官员自由互动,在互动和接触中,前者会给后者提供一定的激励,刺激后者采纳新的政策。
②区域传播模型假设,各州主要受地理上相邻的州的影响。在区域传播模型中,学习、竞争和公众压力是其传播途径的基础。区域传播模型认为,各州有着向邻州学习的倾向,是因为这些州存在着类似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且环境相似,这样政策行动可以产生预期的类似结果。
③领导跟进模型假设,某些州在一项政策的采纳方面是先行者,其他州争相模仿这些先行者和领导者。多数学者认为,这种领导是区域性的,许多州是接受来自于其所在地区中的先进州的指引。与此同时,这个模型也容易被修改成体现全国性领导者的主张。领导跟进模型更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仿效,而不是州与州之间的竟争或者公众压力。
④垂直影响模型认为,州不是效法其他州的政策,而是仿效全国性政府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垂直影响模型类似领导跟进模型的思想,在垂直影响模型中,中央政府事实上扮演了与州级先进者大致相同的角色,政策创新相当程度上是学习的结果。然而,与领导跟进模型不同的是,垂直领导模型说明了各州受全国性政府的影响。
3. 试分析导致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
【答案】公共政策终止并非是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个政治性问题。德利翁和卡梅伦指出在政策终止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对政策终止的分析不能局限于经济和效率方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意识形态的动机。导致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有:
(1)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在政策的全过程中,政府的决策者,特别是主要决策者的价值观,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一
旦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公共政策相关内容的变化,甚至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止。
(2)政策环境
政策系统所处的环境,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当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制定的公共政策可能就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或终止。
(3)政策资源
政策的实施和运行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需要一定的政策资源。一方面,当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政府可支配的政策资源减少时,政府就可能会终止某些公共政策或项目,节省开支,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如果一项公共政策的运行效率低下,耗费了大量的政策资源,所获效益远低于投入的成本,以致难于为续,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或终止。
4.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公共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的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其构成要素有:
(1)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具体包括:
①官方决策者
官方决策者是指广义的政府,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我国,执政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故在我国,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a. 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即制定法律和政策。 b.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
c. 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司法机关传统上被认为只是一个检察、审判的机构,但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 中国共产党
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体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运行过程,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
②非官方参与者
a.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指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