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69公共管理综合之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多数决定规则

【答案】多数决定规划,是指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则。多数规则采取两种基本形式:简单多数规则和绝对多数规则。多数决定规则可大幅度地降低决策成本,但也存在一些缺陷:①“多数剥削少数”;②投票“循环”现象,即投票过程细节安排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2. 系统思想

【答案】系统思想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3. 描述统计

【答案】统计方法一般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指用归纳性的数值来概括一组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统计数据是用来描述数据总体特征时,或当数据量比较小时,可以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描述统计是大量存在的。

4.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各方在掌握对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性的信息的量和质上出现了差异。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生产者对产品的质量所掌握的信息一般要远远超过购买者。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必然要试图利用其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这种谋取利益的活动又往往会降低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

5. 政策问题论证

【答案】政策问题论证是指在构建政策问题过程中,围绕政策问题,通过科学于段、有针对性地证明该问题的性质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论证可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功能论证和小论证。

6. 政策模型

【答案】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政策模型是指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政策模型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问题变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

质因素的约束,易于理解、操作、模拟与优化。政策模型是由变量与关系组成的。变量反映随时间或其他条件变化的数值而改变的程度。明确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将其加以组合。政策模型的分类:①确定型模型。即通过己知可控和不可控变量的关系来计算所有结果变量; ②随机模型。指从变量的概率分布中求出结果。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模型应该首先在整体水平上建立各种关系,并依据需要逐步补充,直至得到最理想的结果。因此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

二、简答题

7. 政策方案规划的主要原则。

【答案】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

美国学者卡普兰曾提出以下政策规划的原则:

(1)公正无偏的原则(prinoiple of impartialit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持无私无偏的态度,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社会大众等,均应予以通盘谨慎的考虑。

(2)个人受益原则(principle of individuality),即在从事政策规划时,无论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解决问题,最终的受益者都必须落实到一般民众身上。

(3)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maximum principle),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使社会上居于劣势的弱势群体及个人,能够得到最大的照顾,享受最大的利益。

(4)分配普遍原则(distributive principle ),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尽可能使受益者扩大,即尽量使利益普及于一般人,而非仅仅局限于少数人。

(5)持续进行原则(principle of continuit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事务的延续性,对公共事务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过夫、现在及未来的角度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不能使一者相互脱节,否则就不切合实际。

(6)人民自主原则((principle of autonom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该政策问题是否可交由民间处理,如果民间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处理该问题,最好由他们来处理,政府既无必要也无能力包办一切公共问题。

(7)紧急处理原则(principle of urgency,即从事政策规划时,应考虑各项政策问题的轻重缓急,对于较紧急的问题,应即刻加以处理解决。

8. 试分析导致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

【答案】公共政策终止并非是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个政治性问题。德利翁和卡梅伦指出在政策终止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对政策终止的分析不能局限于经济和效率方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意识形态的动机。导致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有:

(1)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在政策的全过程中,政府的决策者,特别是主要决策者的价值观,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旦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公共政策相关内容的变化,甚至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止。

(2)政策环境

政策系统所处的环境,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当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制定的公共政策可能就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或终止。

(3)政策资源

政策的实施和运行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需要一定的政策资源。一方面,当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政府可支配的政策资源减少时,政府就可能会终止某些公共政策或项目,节省开支,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如果一项公共政策的运行效率低下,耗费了大量的政策资源,所获效益远低于投入的成本,以致难于为续,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或终止。

9. 简述政策工具中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自愿性工具的具体内容。

【答案】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不仅要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而且还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自愿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自愿性工具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

(2)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导性工具,它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政府可以选择管制、公共企业或直接提供等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

(3)混合性工具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由私人作出决策,在某种程度下,这类政策工具兼备自主性和强制性的优点。主要有四种形式: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等。

10.简述间断性均衡框架的主要内容。

【答案】弗兰克·R ·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D ·琼斯在《美国政治议程和不稳定性》一书中,提出了间断性均衡框架。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利益集团政治权力的平衡相对稳定。而一旦公众对公共性的理解突然有了变化,或者集团寻求打破己有的利益格局,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大多数情形下,美国的政策过程呈现的是一种稳定和渐进主义的总体趋势,但与此同时,偶尔会出现不同于过去的重大变迁。

(1)间断性均衡框架的关键在于政策垄断的思想,与政策子系统的思想相对应。政策垄断是指政策制定中,由最重要的行为者所组成的集中的、封闭的体系。垄断者热衷于把政策制定封闭起来,因为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垄断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政策进行控制。在政策制定的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