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问题探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成绩,问题,对策

  摘要

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与背景下,中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此次基础课程改革是一场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而带动起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整体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它与建国以来的历次改革不同。此次课程改革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我们学习但不照搬西方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机的融合,形成自己的改革方案。 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了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计划在2005年开始在全国小学及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实验区课改工作开展的好坏将会对全省以及全国课改的全面实施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在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和省级课改实验区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勇于面对、深入地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同地区均在探索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管理方式还亟待建立和完善,不同地区的教师在课改中面临许多困难,各种制约因素使得教师不能全力投身课改,而且随着课改的深入,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 本论文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运用历史文献法、文献研究法,分析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回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与国外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相比较,来了解本次基础教育课程的特点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研究问题。 第二部分在明确研究范围后,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研究的方法是:调查问卷法、课堂观察法、访谈与座谈和文献分析法。研究所用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调查问卷,二是通过课堂观察、座谈、访谈及文献分析。因此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于2004年对郑州市及郊六县的269名教师和137名学生。在此基础上我还在实验区随机听课37节,与64名教师,41名校长、教导主任等学校领导,49名学生,68名家长进行了座谈和访谈,同时结合其它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进展报告等文献资料的分析,来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研究的结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取得的成绩为l.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转变;2.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化;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趋向多元化;4.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化;5.学校文化--教师合作的孕育与生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是:1.课改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2.评价相对滞后;3.不同地区、小学和中学存在明显的差异;4.教师的指导培训亟待加强;5.课程资源建设任务紧迫;6.资金、硬件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改。 第三部分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提出如下对策:1.加大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2.逐步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考试考核评价机制;3.建立课改领导负责的保障机制;4.建立课改教师的培训、交流机制;5.建立课改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6.加快课程资源建设的步伐。 本研究从我国实际出发客观地研究与分析课程改革初期的现状,既总结课程改革实施的初步成效,又分析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不仅可以为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实施扫清障碍,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