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技工学校课程问题案例研究

关键词:技工学校,课程,案例研究

  摘要

技工学校是我国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摇篮,是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技术工人的大量短缺,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不断下降,日益成为我国强国路上的一个"瓶颈"。课程问题历来是各项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当前,肩负着技工培训重任的技工学校存在的课程目标偏失,课程模式相对滞后,终结性课程评价不利于学生、教师及教学发展,课程管理僵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技工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进行技工学校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技工学校教育质量,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本文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九所技工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实践为案例,在一年半的时间中,采用文献法,收集整理有关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课程问题的书籍、文章;采用调查法(访谈、问卷),把握九所技工学校课程的沿革,对现行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进行现状解读;采用比较法对技工学校的课程问题进行成因剖析;通过实践与探索提出构建促进技工学校生存、教师发展、学生成才的课程体系。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关注学生"三个基础一个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专业、方法、社会三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多来源的课程目标;应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打破单科分段式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应建立学分与绩点相结合、量化与质性评价相融合、多元课程评价相结合的,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课程评价系统;应通过师生参与决策、弹性课程管理、设置选修课活化课程管理。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技工学校课程进行了界定;将技工学校课程特点总结为课程目标的定向性、课程变化的时代性、课程技能的主导性、课程取向的相宜实用性;在对三门峡市技工学校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问题进行挖掘的基础上,结合十二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提出制定适合多方面需要的课程目标、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系统及活化课程管理的改革建议、具体措施及实施注意事项。 本文期望通过对河南省三门峡市九所技工学校课程问题的研究,揭示现行技工学校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发各级技工学校教育者的重视与思索。期望本文提出的课程改革建议能够有利于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以课程文件编制为主的课程开发,拉动实习设备设计和配置方案、教法和学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技工学校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中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