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正文训诂是文献典籍正文本身所含的解释形式,它是传统训诂学的源头,散见于《易》而下的文献典籍中。萌芽状态的正文训诂,有不少解释精当、贴切的材料,被毛亨采入注《诗》,被许慎吸收著《说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自此之后,这类形式的训诂逐渐减少,对这类形式训诂材料的研究也被人们忽视。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论》中说:“我们如果把这方面的资料收集起来,总结它的规则,阐明它的条例,以进一步理解训诂的意义,探讨解释的奥妙,对于训诂学的发展一定有较大的帮助。”笔者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对正文训诂材料比较集中的《公羊传》进行解剖,力图通过对其训诂内容、方法、条例的总结和认识,求得正文训诂在整个训诂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的正确答 案。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公羊传》的作者和成书,简述它的流传和研究概况,说明它的主要特点和内容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二章探讨《公羊传》正文训诂内容,即训释春秋名物章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解释经文词语,包括词的指称义及附加义。二是分析经文语法,包括辨析动词的内动与外动之异同以及分析语句结构、语序和省文等词法句法现象,还总结出一些语法规律。三是揭示经文修辞,《公羊传》对〈春秋》所使用的修辞手段有专门的训诂,同时自身也善用修辞手段来释经。 第三章探讨《公羊传》正文训诂条例,包括释义方法、方式及训释术语等。《公羊传》释义方法及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因声求义、直陈语义和据境索义等训释经文字词的方法以及说明春秋书法、推因、阐明补充和串讲等训释经文语句的方法。《公羊传》的训释术语初具后世训诂学规模,但尚欠完备,一些术语尚未有严格的科学分工。 第四章总结《公羊传》在训诂学上的贡献和影响。《公羊传》是正文训诂的一个范式,在训诂内容、方法和条例等方面,都为训诂学的日臻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文训诂本身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大量出现和它的逐渐消失,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总结其规律,汲取其经验,有利于训诂学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