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939环境化学(Ⅱ)[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盐基饱和度
【答案】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在土壤胶体的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计算公
式为:
土壤盐基饱和度与土壤母质、气候等因素有关。
2.
【答案】
多氯联苯
污染物。是指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理化性质稳定,用途广泛,已成为全球性环境化合物,
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3. 电动力修复法
【答案】电动力修复法是指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施加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污染物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迁移、电渗析流或电泳的方式离开土壤向两极迁移,最终富集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的环境修复方法。
4. 肠肝循环
【答案】肠肝循环是指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又重新被吸收的现象。这些物质呈高脂溶性,包含胆汁中的原形污染物或污染物代谢结合物在肠道经代谢转化而复得的原形污染物。能进行肠肝循环的污染物,通常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二、选择题
5. 大气中浓度最高的温室气体是(
A.
第 2 页,共 22 页)。
B.
C.
D.
【答案】
D
【解析】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如表1
所示。
表
1
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
6. 酸雨是指
A.
B.
C.
D.
【答案】C (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解析】酸雨是指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它可分为“湿沉降”与
“干沉降”两大类,
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
后者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共同称为酸沉降。
7. 根据Whittby 三模态椹型,粒径小于(
A. B. C.1D.2
【答案】A )的粒子称为Aitken 核膜。
【解析】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可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Aitken 核模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
主要由核模凝聚或通过热蒸气冷
第 3 页,共 22 页
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积聚模
8. 如果允许洗涤剂中的磷酸盐和硝酸盐进入湖泊或池塘,将导致藻类的疯狂增长。藻类的增长为何会对湖泊或池塘造成伤害?(
A. 湖泊或池塘中的动物不食藻类
B. 藻类会消耗水中大部分的氧气
C. 藻类会像海绵一样吸光所有的水
D. 藻类可能会将磷酸盐变成有毒废物
【答案】B 【解析】藻类过量繁殖,会出现水华现象,消耗水中大部分的氧气,给鱼类带来危害,从而会对湖泊或池塘造成伤害。pH
上升有利于水华藻类的生长,而藻类大量繁殖又进一步提高湖水的PH ,进而为水华藻类如微囊藻等的疯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计算题
9. 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至
知酸性水解速率常数
请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
【答案】根据题意知
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为:
则的水体中,的有毒化合物被悬浮物所吸着,已中性水解速率常数碱性水解速率常数
四、问答题
10.简述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
【答案】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如下:
(1)有氧氧化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转化为乙酰辅酶A ,它与草酰乙酸经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再经酶促反应生成草酰乙酸,与上述丙酮酸持续转变成的乙酰辅酶A 生成柠檬酸,再进行新一轮的转化,称为TCA 循环。
(2)无氧氧化条件
第 4 页,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