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新闻评论写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论点
【答案】论点是指一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观点和思想。它表明作者对所要评论的客观对象的一种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它表达了作者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创造观。一般而言,一篇评论有一个论点,其他的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论述的。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统率着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论理和文字,它决定着一篇评论的生命力,事关重大。
2.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
【答案】《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是指马克思于1842年写下的一篇评论文章,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马克思在文中痛斥普鲁士政府推行的书报检查制度,他评论道:“这样一来,作家就成了最可怕的恐怖主义的牺牲品,遭到了怀疑的制裁。”他还提出“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一一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这篇评论在捍卫无产阶级言论自由方面有重要意义。
3. 本报评论员文章
【答案】本报评论员文章是指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它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4. 由头
【答案】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5.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 音响评论
【答案】音响评论是指兼用实况音响、背景音响和解说及论述性语言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其中,实况音响一般是指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音响; 背景音响,是指为说明主题、服务于内
容而收集和运用的资料性音响。以上音响只要具备真实、清晰、典型等基本素质,并能与解说或论述性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都可以成为表达内容的手段和说明论点的依据。
7. 新记《大公报》
【答案】《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弯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弯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力一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二、简答题
8. 思想评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何独特作用?
【答案】思想评论是媒体上常见的一种署名评论形式,是作者针对社会上某种思潮、倾向、现象进行评析的文字体裁,着重于思想指导和论证评析,突出解惑释疑,明辨是非,澄清思想,提高认识,以达到一定的宣传教育目的。由于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严密的逻辑性、浓厚的论理性,通常又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因而更接近于政论,也是一种政论性文章。
(1)思想评论,不管内容和风格怎样,其口的不是为讨论某一项工作,也不单是提出政策要求,而是侧重提高认识,澄清思想。这种评论,更注重采用随意的漫谈形式,把作者的观察、体验等个人化的感受写入文章,把社会表层信息下的思想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平等交流的气氛。优秀的思想评论常被誉为开启人们思想“锈锁”的“金钥匙”、“不见面的指导员”。
(2)思想评论在舆论宣传中独树一帜,因为实际生活中的有些思想问题,用社论、评论员文章论述显得过分郑重,而用短评、杂文论述又嫌分量不够,这时采用思想评论并作醒目标题,往往能起独特的作用。优秀的思想评论,旗帜鲜明,切中时弊,说理透辟,文风朴实,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9. 社论和编辑部文章有何异同点?
【答案】(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的含义
①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政党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社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体裁,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针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党的工作重心,及时阐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出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的方向,从而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②编辑部文章,是由社论发展来的,是比社论更有分量的、更具影响力的一种评论形式。
(2)社论和编辑部文章的相同点
①都代表编辑部发言。
②容量大,规格高,都具有权威性。
(3)社论和编辑部文章的不同点
①与社论相比较,党报的编辑部文章容量更大,规格更高,是专门就国内外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的政策性言论。
②在我国,编辑部文章是同级党政机关对国内外重大问题所作的理论卜和政策卜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长理论知识。撰写编辑部文章,要求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在所论述的内容上具有权威性。
③编辑部文章代表编辑部发言但又不同于社论,其选题的新闻依据、读者对象、采用议论方式等更多是一种新闻取向与评论表达,而非政策取向与学术表达。
④政论追求而非时评追求,也使编辑部文章与同样代表媒体编辑部的社论、特别是直接配发新闻报道的评论员文章相区别。
10.立意贵在求新,其内涵是什么?
【答案】立意贵在“站得高’,,“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立意求新的内涵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1)论题要有新思想
写新闻评论的目的是“立言”,就是要讲出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做到“言近旨远”,这是新闻评论的灵魂。
新闻评论的新意来自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填密思考,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入情入理的分析,对党中央路线、力针、政策的深刻领悟。
(2)论理要有新高度
立意必须从局部出发,着眼全局,展示未来,这就要求把握审时度势的原则,力戒主观性、避免脱离实际,无限拔高。精心评论首先要精在分析具体事物、善于发掘深刻思想上,有这样的理论色彩,即有新高度。
(3)论述要有新角度
新闻媒体上天天都有评论,要做到篇篇都有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很困难,这种情况下,要努力去寻找新的角度,找出新的突破口,另辟蹊径,打开通道,去阐发相同的主题。
评论变换角度,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样能给读者新的启迪。只要善于寻找新的角度,新闻评论同样可以常写常新,做到平中见奇,旧中出新。
11.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案】(1)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广大听众对广播传播的需求越来越高,广播评论得到不断开拓创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为代表,各省、市电台都陆续推出一批新闻评论性专栏,又称热点、焦点节目。这些节目,努力探索广播媒体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