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828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和谐论

【答案】和谐论是在1980年国际地理大会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己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人文地理学和谐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目标; ②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③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 ④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险循环。

2. 森普尔

【答案】美国地理学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她致力于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思想文化、经济发展与国家历史的影响,强调自然地理条件的决定性作用。著有《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中海地区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

3. 首位城市

【答案】首位城市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如全国、省区等)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处于首位的即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通常指处于城市体系顶层(或第一级)的城市。在一个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只有一个,首位级城市可能有数个。

4. 城市地域

【答案】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

①己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

②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5. 通勤活动空间

【答案】通勤活动空间是由于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上下班、上下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构成的行为空间。该行为空间由持相同目的的通勤者和通学者所构成,在城市运输高峰时间由居住地移向工作地点或者学校。居住地和下作地、学校的场所,以及可以利用的交通手段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特点。

6. 可能论

【答案】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小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该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二、简答题

7. 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答案】(1)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恢复。

(2)最大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过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问的比值。这一原则简而言之为旅速游缓。为了追求旅游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地之后,往往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在未选定旅游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

②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8. 点轴式空间结构模式的主要内涵。

【答案】(1)点轴式空间结构的内涵

点轴式空间结构指区域中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点轴式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①区域发展的初期

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它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

a. 增长极需要从周围的点就近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客观上就释放了这些点所蕴藏的经济增长潜力,使它们在向增长极提供资源和要素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

b. 增长极在开发周围市场时也给周围的点输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相应的生产技术,带去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这样,就提高了它们的发展能力,刺激了它们的发展欲望,同时,也给了它们发展的机会

c. 伴随着经济联系的增强,增长极与周围点的社会联系也会密切起来,结果,就会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

②轴线形成过程

在增长极与周围点的交往中,就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品、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从供需关系看,就意味着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就会建设连接它们的各种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供给线路等。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加有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改善了沿线地区的区位条件,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于是,沿线地区就逐渐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了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

③车由线形成后

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这时,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9. 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

【答案】(1)社会生态方法的概念

社会生态方法即把人类看作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主体,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环境,又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还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人类的环境。这种辩证的方法,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人文地理研究的主题一一人地关系,避免把人类和自然界看成对立的两极。

(2)社会生态方法用于人文地理学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将人文地理空间看作重要资源

人文地理空间与人类活动有关,从社会生态学来看,就成为重要的资源。占据优越的生态位置的人群,往往占据着优越的社会地位。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上的热点地区往往就是生态位置优越之处。个人、企业、集团,拥有有利的生态位置和生态空间,就拥有接近各种资源的便利性,便于在劳动和生产的空间分工中占据高层次、高效益的位置,便于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产品。

②将竞争机制引进人文环境研究

社会生态位既有社会生活空间的意义,又有强调人群或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地位的含义。两种人群处于相同的生态位就必然产生竞争,而社会竞争的人文地理意义是利弊兼有的。竞争各方转移到与对手不同的生态位去,意味着开发新资源、新技术、新产品、新地区,促进了资源和空间的充分利用。但是,过度竞争使各方消耗能量太多,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人文地理在分析社会生态位的基础上,应把握住竞争的度。人文地理研究社会竞争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对当前我国及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使人文地理综合平衡研究定量化

社会生态方法将技术链作为人文地理研究的手段,根据技术链网可以进行投入一产出分析。投入一产出分析将所有不同的产业部门联系在一起,从各部门中间产品入手,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列昂惕夫逆矩阵,就能求出其他方法所不能求出的部门间间接消耗,从而可按完全消耗有效调控经济平衡。这种方法提高了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科学性,这种思路也可用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