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大学管理学院923行政管理理论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府决算
【答案】政府决算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度内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政府决算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编制,再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批。审批政府决算就是对政府预算执行的最后情况进行一次总体的事后审杳。它包括中央级预算和地方总预算两部分。政府决算的重要内容包括:①政府诀算; ②行政事业单位决算; ③参加组织预算执行、经办预算资金收缴和拨款的机构也要编制年报和决算。
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年终总结,而国家决算则为下一年的国家预算提供参考,使得国家预算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 立法权
【答案】立法权时立法主体依法行使的制定、认可、解释、补充、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权力,表现为调整各类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权力体系。关于立法权限,现行宪法确立我国立法机制的框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力一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部委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3. 行政领导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的总称。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②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 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4. 辞退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②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③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④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⑤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二、简答题
5. 简述行政协调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的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行政协调能够保证行政过程的稳定,正常发挥行政功能,提高行政效益。行政协调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
一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取决于其集体向心力和聚合力的程度。在行政过程中,行政协调使行政领导与有关各方在强调根本利益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以求得行动上的协同一致,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具体表现为:
①调整行政组织中的群体关系和人际关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阻力为助力,有利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②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目标计划、进度、仃务的意义,有利于相互增进理解和信任;
③有关各方在参与行政协调的过程中,也会感到被重视和尊重,从而强化主人翁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从整体利益出发,思想和行动上更加与上级行政组织保持一致。
(2)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有效的行政协调,可以节省金钱,减少浪费,使人、财、物等资源的利用得以适当调节,特别在防止和处理不正常竞争中对资源的开发纠纷和无序开发的现象,乃至急功近利破坏资源的现象,行政协调都有特殊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行政产出与行政投入之比。但在实践中,大量行政投入都耗费在冲破障碍阻隔的无效过程中,因此,降低内耗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具体表现为:
①行政协调使有关规章制度相互配套,各项政策、计划、法规,使其互不抵触,使行政组织对重要的事情处理都有合法程序;
②通过对行政系统内外多重要素的综合调控,遏制或减少了系统内部上行、下行、平行各组织单元之间的摩擦、冲突等损耗因素,这本身就是一个减少内耗的过程。
③行政协调沟通内外,融洽环境,使行政过程更多的为外界群众所了解、关心,这对行政实施成本的降低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6. 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
【答案】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
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能够保证行政过程的稳定,正常发挥行政功能,提高行政效益。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行政协调活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种多样化具体行为模式的有机组合。这些模式主要有:
(1)内部协调模式
在行政系统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个体、行政要素或行政单兀之间,依据一定的渠道、方式进行相互接触与影响,以求达成共识和默契,协同推进实现工作目标的进程。搞好政府内部的协调,是落实好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领导等环节工作的保证,也是搞好行政机关与外部各机关、单位之间协调工作的基础。
(2)外部协调模式
指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协调。现代行政管理系统担负着统筹规划、掌握政策、宏观调控、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的职能,因此,行政系统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进行大量的外部协调活动,以取得组织外部各机关的支持与协作,为行政系统的高效、优化运行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3)纵向协调模式
一般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行政层级与下一级层级之间的协调活动。具体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调、地方上级行政机关与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调、上级行政领导者个人与下级行政工作人员个人之间的协调。其任务主要是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明确划分各层级的事权范围,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上级行政领导应该对下级合理授权,下级也应该经常上行沟通,以此取得部署上、行动上的上下一致。
(4)横向协调模式
即平行机关、部门或个人间的协调活动,横向协调由于没有纵向系统权威的前提,不存在层级节制的职权等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工作量、难度和广度均超过纵向协调。
横向协调主要通过会议、协商、共同参与等方式开展工作,其任务是调解部门或个人利益、需求、目标间的冲突,防止出现扯皮与内耗,在互助互谅的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
总上所述,行政协调需要采取哪一类协调模式,要区别不同情况,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选择模式。
7. 办公室工作的性质有哪些?
【答案】办公室(主要指政府机关办公厅或办公室)除与行政机关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服务、辅助、执行、管理等特征外,还有自己鲜明的独有的性质,这些性质如下:
(1)政策性
办公室工作有很强的政策性。各级行政领导机关,都有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令的责任,并在职能范围内,拥有政策制定权。办公室作为行政机关、行政领导的综合管理部门,是各级行政机关和领导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法令,以及制定政策的重要部门。它在政策和法令的贯彻、执行过程中起辅助性作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协调功能。因此,它的辅助和协调功能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