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611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分析怀特关于“现代国家的行政作用也深受时代的、一般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影响”的观点。

【答案】怀特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1926年著《行政学导论》一书,主张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和释义行政。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作用。

(1)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 是各种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2)行政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由诸多环境因素组成。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有自然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但主要表现为行政环境的需要和行政管理对这种需要的满足。因为行政环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经常向行政系统提出不同形式的需要,构成行政系统的资源、信息输入。系统经过行政管理活动加以改造后,输出决策、计划、法规措施等行政产品,以满足行政环境的需要。

(3)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围绕着需要的提出和需要的满足以及二者的循环往复而展开的。这就构成了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行政环境的需要是确定行政管理基本任务的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怀特认为“现代国家的行政作用也深受时代的、一般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影响’夕,是着眼于重视外部环境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与影响。即行政管理要符合行政环境的基本性质,适应行政环境的现状和发展水平且应适应行政环境的发展方向。

2. 简述行政监督的意义及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制度。

【答案】(1)行政监督的意义

行政监督,是对行政的监督,即行政法制监督。它在国家政治生活和行政管理中有重要地位,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①行政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行政监督的主要任务是审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和职务行为的法律依据,评价其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

②行政监督有助于激励行政工作人员成为人民勤务员,即社会公仆。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置于各种形式的监督之下,正是为了保障选举者、人民群众切实履行这一职责,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保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为人民的本色。

③加强行政监督,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剥削阶级专政国家的根本点就在于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劳动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加强行政监督就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④完善和执行行政监督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虽然这几年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严格行政执法监督,把加强制度防范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是解决廉洁问题的重要手段。

⑤加强行政监督也有助于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保障宪法、法律、法规实施。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才能做到政令畅通,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2)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制度

行政监督制度是指不同监督主体在对行政的监督的任务和权限的划分,以及相应的机构设置和法律制度体系。根据国家政权的性质,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上下双向的行政监督制度。具体来讲分为行政内部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

①行政内部监督。这是由行政机关内部形成的监督系统进行的监督制度,即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统一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系统实行的监督。可分为一般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业务监督(分两种,一是上级对下级的业务监督,又称主管监督; 二是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又称职能监督)、专门监督(是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如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

②行政外部监督。这是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为保证行政工作的合法性、正确性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指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政党的监督(就是要确保政府忠实地为本党所代表的阶级和阶级利益服务)、各级社会组织的监督(主要是指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指公民个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指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工作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

3. 行政沟通与行政协调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1)行政沟通的含义

行政沟通是指行政过程中上下级间、各部门间行政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分享。沟通是与行政过程紧紧相伴的行为,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具共性的东西。

①政治学家们指出:发挥信息传播作用的沟通网络,又称“政府的神经”。行政沟通应当是双向的,信息发出后只有接受者做出了反应,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沟通过程。沟通主要是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行政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沟通的主体(信息源)、内容、渠道、对象和效果。

②行政沟通的主体是行政组织和组织化了的个人,沟通信息是行政信息; 行政沟通渠道对行政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渠道质量上一一渠道容量和长度,当质量一定时,渠道形态的选择也重要。

(2)行政协调的含义

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

①协调不是在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两极做选择,而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以实现关系的和谐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②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如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平衡、履行社会职能与自身有效管理的平衡、专业化分工与全局管理的平衡、职权责的平衡等。在这一点上,行政协调与行政公关通过双向传播与沟通达到政府与公众间的平衡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二者无论是在原则还是方法上往往有融和交义之处。

(3)行政沟通与行政协调的关系

①行政沟通和行政协调都在行政管理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行政组织中每一层级的联系是靠沟通进行的,行政事务中各项工作的衔接是靠沟通传递的。行政协调是行政组织得以灵活有效运转的润滑剂,行政协调的作用表现在其凝聚作用、协调作用和放大作用三个方面。

②行政沟通是行政协调的方式,行政协调是行政沟通的目标之一。行政沟通有多种方式,比如自上而下的沟通、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平行沟通等。通过良好的沟通,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职责权限之间等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协调。同时,通过行政协调目标的实现,可以为行政沟通方式的完善提供动力。

总之,行政沟通、行政协调都是行政运行的有机环节,这些环节只有各把其口、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才能使行政管理活动有效地进行。

4. 简述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

【答案】政策议程实际上也就是政治组织,尤其是国家(政府)确定政策问题的轻重缓急。社会向政府提出了大量的需要采取行动的要求,而在这成千上万的要求中,只有少量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注意,那些被决策者所关注并感到必须加以处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一般地,将政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治领袖

政治领袖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出于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政治领导人可能会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将它们告之公众,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2)政治组织

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政策问题是涉及国家和社会全局的人事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政策议程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如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在我国,这些政治组织主要是政府、政党、工会、妇联和青年组织。

(3)代议制

这是形成政策议程的一个基本途径。代议制是人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代表大会和议会(国会)等,反映各自所代表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就有关社会问题形成各种议案、提案、建议等,以引起政府关注或要求政府列入议程。当然,政府采纳是有条件的,通常是根据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价值判断决定取舍的。在多数国家中,代议制是建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