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22公共行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职权法制

【答案】行政职权法治,就是要坚持行政职权来源于法。行政组织的各项职权都由法律明文规定; 行政组织不能为自己设置任何权限。行政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坚持行政职权法治就是要从根本上杜绝国家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行政职权法治是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行为公正、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保障。

2. 预算编制、预算审批

【答案】预算编制是预算过程的第一步,是指各部门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收入和支出测算,编制本部门预算,再由财政部门汇总编制政府预算草案的过程。预算审批是指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赋予其合法性的过程。我国预算编制审批必须遵循“两上两下”的程序和合法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稳妥性原则、重点性原则、透明性原则、绩效性原则等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的预算支出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每部分支出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采用定额管理; 项目支出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部门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的用于年度支出的计划。

3. 行政程序法治

【答案】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等要素所构成的行为过程,包括行政行为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程序法治是涉及规范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问题。

4. 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

【答案】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①专政职能,表现为政府承担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反社会分子,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职责; ②民主职能,表现为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程序,不断扩大政府同群众联系的渠道,完善公民参政议政的机制等。

二、简答题

5. 如何理解行政领导的职能定位及其内容。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概括而言,行政领导的职能主要有:

(1)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

人在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或刺激下,不经思考就会直接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这就是情绪,它影响到人的举止、行为。行政领导者的功能之一就是控制部属的情绪,进而鼓舞其向上的下作情绪,圆满完成行政目标。其方法如下:①尽量向部属说明工作任务的重大,性质的重要,使部属感觉他所承担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能够振奋精种,欣然而为,尽量避免强迫部属盲目地做工作。对于需要任劳任怨的工作,应当特别向部属说明其意义和价值,对于枯燥复杂的工作,应当尽量找寻其中的兴趣,解说其中的价值,调剂部属的情绪。②以身作则,和部属同甘苦、共患难。③给予部属陈述意见的机会,提供建议的机会,尽量使下情上达,消除隔阂。④讲究工作效率,提倡工作竞赛,鼓励发明创造。⑤尽量为部属排忧解难,培植相互信任的基础。⑥尊重部属的人格。⑦对于消极的情绪和意气的争执,要及时消除。

(2)维持工作纪律

作为行政领导者,要树立良好的工作守则和习惯,并使之形成严格的工作纪律,以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是行政领导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为此,要求:①部属遵守行政机关的规章制度,不得以个人的好恶破坏机关的规范; ②领导者不得假公济私,以私害公,要秉公办事:③部属忠于职守,对职责范围以内的事必须负责; ④机关上下行动一致。在讨论问题时,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但决定一旦作出,则必须做到行动一致; ⑤严加监督,部属中难免有人应付差事,对工作不负责任。领导者应于工作任务下达后,以各种监督方法,督促其按照计划逐步实施,以免延误; ⑥定期考核,要使部属各尽职责,完成工作计划,必须进行定期考核,奖优罚劣。

(3)维持组织的完整

由于业务的专业分工发展以及监督方面受管理幅度的限制,故组织内部必须区分层次,以及在每一层次区分单位,以利于业务的处理及所属机关的管理。因区分层次与单位的结果,各层次单位难免有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业务的发展,只认为本单位的业务重要,所以单位之间难免发生冲突,进而影响组织内部的安定团结,领导者面对这种情况,要立即化解。平时,也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意见沟通与行动协调,减少单位之间的摩擦,以维持组织的完整统一。

(4)指导机关达成行政目标

每个机关都有其行政目标,而行政目标的达成须依赖于行政领导功能的发挥。为达成组织目标,领导者要做到:①制定工作计划; ②充分的意见沟通和有效的行动协调; ③有效的管理与考核。

(5)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社会的进步使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任何一个部分的重大变动,对其他各部分会发生影响。行政组织是社会的一个部分,并且与社会环境发生交

互作用,社会环境的多变性经常对行政组织发生影响。行政组织为求生存和发展,就要对多变的社会环境谋求适应,以保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谋求适应的方法主要是保持组织的高度弹性,组织目标要能适应社会环境而调整,内部单位的区分和职能的划分也要保持一定的弹性,以便适时调整。要保持行政组织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功能,必须依赖于行政领导功能的发挥。

6. 略谈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

【答案】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是干部人事制度僵化的一种顽症。而强化新陈代谢机制不仅是医治这一顽症的良方,而且是增强公务员队伍生机和活力的有力保证。为了保证行政管理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公务员队伍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同时又必须有进有出,能上能下,保持必要的流动,在流动中保持稳定。国家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编制、职位数额以及任职条件和年限等都有法规限制,不能随意增减,更加不能无限膨胀。既然如此,国家公务员队伍就必须强化新陈代谢机制,不断地吐故纳新。

国家公务员制度正是通过考试录用、竞争上岗、考核、交流,以及辞退、辞职、退休等法定环节,使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及时补充,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及时提拔; 而达到退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的能正常退休,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应予辞退,不愿意担任公务员职务的允许辞职等等。健全新陈代谢机制,使进出渠道畅通,上下升降有序,公务员队伍就能增强朝气和活力。

7. 简述我国的职位分类制度。

【答案】《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即以职位为对象,按照每个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标准因素,分为不同类别和等级,为国家公务员各项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制度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划分职位类别; 二是职位设置。

(1)划分职位类别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

①综合管理类职位,指履行综合管理以及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是那些从事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机关内部管理工作的职位。

②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那些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如公安部门的法医鉴定、痕迹检验等,外交部门的高级翻译等。

③行政执法类职位,指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主要集中于公安、税务、工商、质检、环保、药检等政府部门的基层单位。

此外,《公务员法》还规定,“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目前,法官、检察官职位由于在性质、特点等方面与其他职位存在明显区别,事实上已被划分为单独类别。

(2)职位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