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755经济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位因子
【答案】区位因子是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可以将其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2. 新产业区
【答案】新产业区是指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中小型企业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以本地结网和根植性为特征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中小型企业的综合体。
3. 区位主体
【答案】区位主体是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4. 分散因子
【答案】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5. 区际经济联系
【答案】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由于区域经济是开放的,所以,任何一个区域都会与其他区域发生经济联系。区际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6. 供给范围下限
【答案】供给范围下限是指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的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7. 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
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就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 技术创新
【答案】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9. 实证主义分析
【答案】实证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10.交通网的密度
【答案】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也需要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
二、简答题
11.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案】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
(1)欧美学者的表述:
①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②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相关部分。
③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
④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2)我国学者的表述:
①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和优化调控。
②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
③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3)经济地理学的观点:
①经济活动的内容;
②经济活动的区位;
③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2.试述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使资本和其它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较为顺畅地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发展。
(2)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跨国公司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主要来源。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加上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应用新技术的新企业,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跨国公司不仅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
(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跨国公司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开辟了东道国了解别国经济政策的新途径。另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世界各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加强与别国的协调与融合,以保证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政策上的协调和融合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进程。
13.分析技术创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答案】(1)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的原因
①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科学研究、理论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制、技术定型、工业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
②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
(2)技术创新对经济格局的影响
①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一旦技术创新取得成功,就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然,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高于其他地区。而且,技术创新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如追求潜在超额利润的企业家、追求成功的科技人士、面临发展竞争压力的政府等)往往集中在具
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
②加大区域内部产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