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省培养单位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836经济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答案】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具有积累的效果。总的起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义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
2. 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答案】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论,他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
行为矩阵由拥有信息水平和利用信息能力构成,各个决策者均可在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中表示出来。
3. 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
【答案】(1)宏观上看有以下几点:
①在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中,不同部门具有较大差异。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生产经营机构有着不同的区位需求条件
a.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所以,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包括:便利的交通运输、及时的信息获取、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b. 公司研究与开发(R&D)对公司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间的竞争,在某种意思上就是技术水平的竞争。公司R&D区位应该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c. 公司生产单位区位特征,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要求,同一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
②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北上行为反映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区位要素需求的升级,因为:a. 我国加入WTO 后,全国范围利用外资政策逐步正走向均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传统优惠政策效应正在消失而与此同时该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基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加上高素质人才的相对医乏,跨国公司在该区域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不断消失。
b.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为提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交通运输设施等高级要素再加上厚实的产业科研基础,良好的劳动力素质,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
c. 以北京、天津为依托的环渤海经济区主要以高质量的研发力量,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2008奥运经济的辐射等要素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由此可以看到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要素的需求已从低级转向高级、静态转向动态。
③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开始出现集聚的趋势
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地能提供这些方面的要素条件,从而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聚集地。现在,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地区总部己超过了70家,在北京设立的地区总部己达到30多家,占据了在华地区总部的极人多数。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地理分布与地区总部基本一致。
④不同来源地的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的偏好。
(2)从微观上讲有以下几点:
①跨国公司投资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a. 区位
跨国投资与在本国投资不同,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投资国各地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十分周全的区位论证。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东道国的经济中心区投资。
②集中于边界地区
③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a. 区位
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4. 试述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1)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
①服装业的出口地区集聚程度远比纺织工业低;
②我国在服装生产方面的出口优势更为明显;
③墨西哥正迅速成为全球第四大服装出口国;
④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全球服装业出口中的比例正在迅速下降,而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正在提高;
⑤除美国外,包括意大利在内,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服装出口中的比重都在下降。
(2)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影响因素
①需求
需求是纺织服装业在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区位选择等方面表现出地域差异的基础性因素。 ②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是决定需求档次和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国、各地区的个人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而国内需求又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全球不同地域的纺织服装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形式、产品档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性化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明显增长,这也促进了纺织服装产品营销方式的变革。
③产品营销方式
经过“零售业革命”后,多样化的零售模式在服装销售中相互竞争,而专卖店在服务于特殊消费群体方面更表现出突出的优势。适应纺织服装业日益明显的“消费者驱动”的特征,便捷的销售渠道十分必要
④技术环境
各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也存在巨大差异。在发达国家,该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比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密集度比较高。因此,相对于纺织业,发展中国家在服装业、特别是普通服饰生产方面劳动力成本优势表现明显,而在合成纤维等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部门优势不明显。
5. 简要说明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
【答案】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矛盾与统一的关系
(1)全球化与地方化的矛盾关系
企业的市场范围处于不断扩大之中,但不同经济活动地理范围的扩展是各不相同的。经济空间问题上的“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的矛盾己十分尖锐。
(2)全球化与地方化的统一关系
①经济全球化引起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变化
地理空间上邻近企业的共同性增加,同时人们和国家个性化要求也随之增加。经济一体化、地方文化传统建设加强同时发生、相伴而生,构成了一个矛后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
②地方化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a. 在地方化过程中,全球化的因素必然影响到当地的价值观、文化观;
b. 强烈的地方化(民族化)有利于全球化发展,当然,本土化的东西进行全球化的关键在于商业包装和因地制宜。
6. 区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区域合作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