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975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之变态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知评估
【答案】个体总在评估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行为,这些评估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自动的、无意识的,其中自动的和无意识的认知评估叫做自动思维。在认知疗法中,要求病人内省自己自动思维的内容,并对其重新进行评估,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造成负性情绪并影响行为的非理性思维。
Beck 归纳了思维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认知歪曲:
(1)武断的推论:指在缺乏证据或者证据不够客观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就草率得到结论;
(2)过度概括化;即指根据个别事件,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自己或者别人做出关于能力、智力和价值等整体素质的普遍性结论;
(3)选择性概括:指仅根据个别细节,忽略其他信息,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4)“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做出判断或评价;
(5)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做出歪曲的评价,或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抑自己的成绩、优点;
(6)个人化:将外界不幸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即使在没有明确证据的基础上也是如此。
2. 领悟疗法
【答案】钟友彬在中国应用心理分析的实践之中发展出来了认识领悟疗法。认识领悟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是一种通过解释使病人得到领悟,从而使症状减轻或者消失的心理疗法。它一方面保留继承了心理分析疗法的一些治疗原理,另一方面结合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济状况而建立。
3. 经典条件反射
【答案】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狗的唾液分泌实验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的概念。条件反射是以前的中性刺激(CS )在通过与无条件刺激(US )的多次结合出现而获得的引发生物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经典条件反射这个过程不是盲目的或自动的。只有条件刺激先于无条件刺激出现,而且两者时间间隔比较短时才能形成。
(1)习得: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出现之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就会引发条件反射。
(2)消退:经典条件反射被习得之后,不会被简单地忘掉。然而,如果CS 在没有US 伴随的情况下重复出现,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3)自发恢复:消退并不等于消失,一段时间后,当再次给狗呈现铃声的时候,狗可能会再次分泌唾液。
(4)泛化:即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产生无条件反应。
在变态心理学中,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重要性在于许多情感反应可以被条件化。行为主义科学家认为,经典条件反射可以用来解释恐怖症的产生。当一个原本中性的刺激多次和一个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无条件刺激配对出现之后,中性刺激就可以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4. 自恋型人格障碍
【答案】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突出特点有妄自尊大,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智慧和成功的幻想,自我中心,这不仅另他人无法忍受,也给病人自己带来适应不良的痛苦。
美、德等国采用PDQ 和SCID 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0〜0.4%。
5. 表演型人格障碍
【答案】表演型人格障碍往往因其过分招摇和轻浮的表现突出而引人注目,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是其所需要的。但因其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的特征,社会适应不良,难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
美、德等国采用PDQ 和SCID 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的表演型人格的患病率为1.3%〜3.0%。女性是男性的2倍。有研究发现,表演型人格障碍与重性抑郁症、强迫症和惊恐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18%,11%和10%。
6. 苯丙酮尿症
【答案】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隐性基因遗传的先天性代谢疾病,大概20000名婴儿中有1名患有此病。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婴儿出生时显得正常,但由于缺乏肝酵素,使体内的苯丙胺堆积在血液和组织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会对脑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约1/3的患儿不能行走,2/3的患儿从来不能学会说话,超过半数的患儿IQ 在20以下。
病征通常在出生6〜12个月后出现。婴儿一经检验出苯丙酮尿症,可用食物疗法控制体内的苯丙胺含量,直到6岁大脑基本完全发展为止。及早适当的治疗可以停止脑神经的损伤,患者很可能拥有从边缘至正常的智力水平。
7. 焦虑和防御机制
【答案】焦虑泛指恐惧和担忧的感觉,是心理分析观点中的重要部分。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种类型:现实焦虑、神经质性焦虑和道德焦虑。
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这些程序被弗洛伊德称为防御机制。经典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冲突一方面来自内心愿望与外在现实,另一方面存在于人格结构之间的冲突。为了应对冲突带来的焦虑,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对于冲突所做出的
无意识的策略反应。
8. 强迫型人格障碍
【答案】过分追求完美和秩序性,固执、僵硬、异常节俭、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严肃沉闷等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者的特征。此类病人还易于出现强迫症、抑郁症、心身疾病等。
美、德等国采用PDQ 和SCID 等临床调查表、定式检核表等工具,得到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7%〜6.4%,男性多于女性。强迫型人格障碍与重性抑郁症、强迫症的共病率分别为6%与30%。有研究者认为,强迫型人格障碍与A 组(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人格障碍接近。私人诊所和高功能人群中可发现强迫型人格障碍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相关。
二、简答题
9. 简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答案】(1)相同点
ICD-10, DSM-IV 和CCMD-3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认识基本一致,同样强调病程的重要性,重视考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损坏以及与其他精神障碍的鉴别。
(2)不同点
从实际诊断的角度来看,DSM-IV 比CCMD-3对病程的要求更严格;CCMD-3所描述的症状标准比DSM-IV 具体,CCMD-3还明确提出自知力障碍作为严重程度的标准。
10.简述大脑的4个脑叶的功能
【答案】(1)额叶的功能:①语言能力、精细的自主运动以及高级的认知功能;②额叶是重要的比较器官;③克服心理惰性;④整合情感和认知。
(2)颞叶的功能:①控制听觉和部分视觉加工系统;②在记忆中发挥作用。
(3)顶叶的功能:调控运动和躯体感觉
(4)枕叶的功能:控制视觉的分辨和视觉的记忆。
四个脑叶间处于紧密而又复杂的联系之中,每个脑叶的功能都受其他脑叶功能的影响。
11.心身疾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以躯体症状为主,即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过程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2)由情绪、人格和行为因素引起;
(3)躯体变化与正常伴发于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和持久;
(4)区别于神经症或精神病。
心身疾病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与纯粹的器质性疾病有所不同;心身疾病又有明确而具体的躯体变化,因而与瘡病、疑病也有所不同。
12.简述人格障碍概念的演化历史。
【答案】人格障碍英文原称作“性格障碍”, 与文艺作品的发展有关。人格障碍引起现代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