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用效用、边际效用递减和消费者均衡等概念与理论解释你观察到或亲历过的某些消费媒介产品或服务的事例。

【答案】(1)效用

效用(utility ),是对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抽象衡量。它是一种主观心理感觉,一种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消费者本人的评价。

(2)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

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消费者对某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总效用的增加总是依次减少的。

②受众在考虑多消费还是少消费时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支配。大多数媒介产品边际效用递减得非常快,因此唱片业、图书业打击盗版就显得非常重要。

(3)消费者均衡

①含义

消费者选择消费品组合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效用最大化一一即消费者从消费这组物品与劳务中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最大化。在预算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既定时,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用于购买这组商品的支出应该等于用于消费的预算。每种商品或服务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要相等。

(4)经历过的事例

2013年春节,父母给我4000元的预算购买工pad 和书籍。由于工pad 用途更广泛、给我带来的喜悦感更强烈(即工pad 的效用更高),我打算先买工pad ,然后用余下的钱购买图书。考虑到我己经拥有张爱玲的一系列图书,我决定购买莫言的新书(张爱玲的书对我而言边际效用递减)。在决定购买数量时,购买一部丁pad 和两本书对我而言最符合需求(实现消费者均衡),于是在购买工pad 和图书之后,仍有1000元的剩余。

2. 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案】(1)如果市场本身是不完全竞争的,那么它的运行结果,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和经济效率。这种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而导致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通常被称为市场失灵。

(2)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将不存在生产效率,即生产每一种产品,不都是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来的; 或者不存在配置效率,如消费者不都是能以从其收人中获得最大满足的方式配置其支出。

(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包括:垄断的存在、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这些因素在媒介产业也都普遍存在。

3. 试结合中国传媒业发展历史谈谈供求规律是如何影响传媒业资源配置的。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迎来了大繁荣和大变革。传媒产业变革的发生既受到行政政策的影响,又受到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在供求规律的影响下,传媒业的发展经历了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过于求三个阶段。媒介资源的配置也由报刊转向电视台,目前正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转移。

(1)供求关系的三个阶段

①供不应求的阶段。我国传媒市场供不应求的阶段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到90年代中期。刚刚经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各类新闻、商业和生活资讯,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各种社会矛盾的发生迫切需要新闻媒体发挥监督作用。此时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很高,但是媒体的数量和信息产量却极为匾乏。在高需求量的拉动下,大量媒体营运而生,中国传媒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②供求平衡的阶段。供求平衡的阶段出现在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随着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数量的增加,媒体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媒产品的质量提高,增加了受众的福利。在供求平衡的背景下,中国传媒市场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迎来了大发展和大繁荣。

③供过于求的阶段。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传媒的数量增加,信息供应量也不断上升。而报纸、电视仍然持续发展,导致信息供应量供过于求。各类媒体之间竞争激烈,媒介市场正在经历优胜劣汰。传统媒体逐渐衰落,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则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新的数字技术已经使传媒业的利益分配发生了变化。

(2)资源在不同媒体间的配置

①报刊主导媒介资源。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中国报纸、期刊的数量不断增加,读者规模不断扩大,发行量持续走高,而电视台的发展初露端倪,仍然不成气候。报纸成为当时的主流媒体,成为传媒优势人才的聚集领域,资金、技术和广告资源也不断流向报业。

②电视台主导媒介资源。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电视产业蓬勃发展,迎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电视作为声、像媒介,相比报刊具体生动、活泼、形象的优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的普及率不断上升,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的发展使媒介资源由报纸流向电视台。电视行业称为人才中心、资本中心,电视台的广告份额超越报纸,成为媒介的领头羊。

③新媒体主导媒介资源。近年来,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用户规模不断上升,而传统媒体的读者和观众正在流失。广告主也日益看好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纷纷将资金投放到新媒体平台。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优秀人才和资金也流向了互联网。互联网成为优势资源的聚集中心。

4. 媒介企业如何实施价格策略?

【答案】媒介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策略,不但要求企业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控制和预测,而且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结构、市场供求、消费者心理及竞争状况、企业目标等因素作出判断与选择。

①根据成本

媒介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首先要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产品定价不能过低,需要确保产品定价使企业在现期或长期范围内盈利或不至于亏损严重。

②根据市场结构

媒介企业在实施价格策略时,要考虑在市场结构中,企业产品的定位和所处的细分市场。根据自身定位和市场结构确定合理的价格。

③根据市场需求

媒介企业实施价格策略要考虑市场即受众的需求。在受众需求量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产品的价格,在需求量小的情况下则需要适当降价刺激需求。

④根据消费者心理

如果媒介企业生产的是“名牌产品”,企业往往可以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的心理而制定大大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价格. 例如电视剧《甄媳传》的售价就远远高于其他同类电视剧。

⑤根据竞争状况

媒介企业在实施价格策略时要参考竞争产品的价格。如果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而定价高于竞争产品,可能会导致市场流失。

③根据企业目标

如果媒介企业目标是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则可采取低价策略,促进销售。如果企业短期目标是为了盈利,而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则可适当提高产品价格。

5. 如何比较几种市场结构的产业绩效?

【答案】(1)不同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是有差别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竞争的程度越高,经济效率也越高,反之亦然。

(2)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绩效可以是从综合的角度来评估的,包括以下一些维度: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公平、文化目标和观点多元化等。

①配置效率

这是指以一种最优方式分配资源来生产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完全竞争是有配置效率的,因为它使总剩余,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

②生产效率

这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行业的产量很大,而生产总成本却很低。完全竟争厂商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的。

③技术进步包括发明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