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 ”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准习俗水平

【考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A

【解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是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第一水平。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推理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在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定向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虽然在第一水平中,儿童己经有了是非善恶的观念,但这些观念还是纯外在的,儿童主要是从行动结果及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

2. 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 )。

A. 操作熟练

B. 操作整合

C. 操作模仿

D. 操作定向

【答案】C

3. 丹瑟洛依据学习策略的功能不同将其分为( )。

A. 一般策略与特殊策略

B. 基本策略与支持策略

C. 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

D. 记忆策略与理解策略

【答案】B

4. “临床叙述(对偶故事)法”是( )的实验研究中运用的一种方法。

A. 皮亚杰

B. 科尔伯格

C. 斯陶布

D. 班杜拉和麦克唐纳

【答案】A

5. 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的学习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 )。

A. 桑代克

B. 苛勒

C. 贾德

D. 奥苏伯尔

【答案】C

6.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20世纪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7.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 )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

A. 想象

B. 情感

C. 思维

D. 意志

【答案】C

8. 认知技能是人借助于( )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

C. 内部言语

D. 外部言语

【答案】C

9. 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 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 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 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答案】C

【解析】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因此,答案为C 。

10.发现学习过程比接受学习过程多一个( )的阶段,因此,前者比后者复杂。

A. 接受,即提出问题

B. 发现,即提出问题

C. 接受,即解决问题

D. 发现,即解决问题

【答案】D

二、简答题

11.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论基础是什么? 其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何? 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1)刺激控制教学模式

①理论基础

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刺激控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强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某种特定的刺激环境中,个体做出一个期望的反应,就伴随呈现一次强化。在心理学中,把这种刺激与强化间的对应称为列联,把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称为列联安排。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就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在刺激控制过程中,强化可以采用社会强化、物质强化或活动强化。社会强化包括口头表扬、通报鼓励及友善的微笑等不同的形式; 物质强化包括各种可以消费的物品,如金钱、实物等; 活动强化指个体感兴趣的活动,如踢足球、看话剧、计算机编程等。强化可以采用不同的程序。可以采用持续强化,也可以采用间歇强化等程序。一般,在新行为开始建立之初,宜使用持续强化; 而当新行为模式比较巩固后,宜使用间歇强化。

②基本结构

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一般由定义目标行为、评价初始行为、制定列联计划、实施列联计划和评价列联计划等五个阶段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