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921计算机网络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综合题

1. 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法1:地址块的第二个字节其二进制表示为00100000,前缀12位,说明第二个字节的前四位在前缀中,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四位分别为:0010,0100,0011和0100, 因此只有(1)最匹配;

解法2:地址(1)(2)(3)(4)与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只有(1)和匹配。

2.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案】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四种威胁。这四种威胁又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和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他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宄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数据的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流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等。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相结合。

3. SNMP 使用哪几种操作?SNMP 在get 报文中设置了请求标识符字段,为什么?

【答案】(1)SNMP 有两种操作:

①“读”操作,用get 报文来检测各被管对象的状况;②“写”操作,用set 报文来改变各被管对象的状况。

(2)在Get 报文中设置有请求标识符字段,是因为管理进程可以同时向许多代理发出Get 报文,这些报文都使用UDP 传送,先发送的有可能后到达,设置了请求标识符可以使管理进程能够识别返回的响应报文对应于哪一个请求报文。

4. 试将数据

【答案】

进行base64编码,并得出最后传送的

数据。

5. 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

【答案】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意味着发送每一位数据都占用两个信号周期,所以码

元传输速率是数据率的两倍。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则码元传输速率是20M 码元/秒。

6. 某主机的MAC 地址为00-15-C5-C1-5E-28,IP 地址为10.2.128.100(私有地址)。图1所示是网络拓扑,图2所示是该主机进行Web 请求的1个以太网数据帧前80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及ASCII 码内容。

图1 网络拓扑

图2 以太网数据帧(前80字节)

请参考2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Web 服务器的IP 地址是什么?该主机默认网关的MAC ±也址是什么?

(2)该主机在构造图3-26的数据帧时,使用什么协议确定目的MAC 地址?封装该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MAC 地址是什么?

RFC ,HTML (3)假设HTTP/1.1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一次请求响应时间为RTT ,

页面引用了5个JPEG 小图像,则从发出图3-26中的请求开始到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为止,需要经过多少个RTT?

(4)该帧所封装的IP 分组经过路由器R 转发时,需修改IP 分组头中的哪些字段?

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和IP 分组头结构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以太网数据帧结构

图4 IP 分组头结构

【答案】图2中每行前面的0000、0010、0020等都不属于以太网帧的内容。

(1)首先,IP 分组是完整的作为MAC 帧的数据部分,所以目的IP 地址应该在MAC 帧的数据里面,如图5所示。

图5

其次,以太网帧首部有14B ,IP 数据报首部目的IP 地址前有16B 。所以目的IP 地址在以太网帧中的位置应该是第31、32、33、34。查阅图2,找到这4个字节的内容,即

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为64.170.98.32.

从图3中可以知道,目的MAC 地址就是前6个字节。查阅图2,找到这6个字节的内容,即00-21-27-21-51-ee 。由于下一跳即为默认网关10.2.128.1, 所以所求的目的MAC 地址就是默认网关10.2.128.1端口的物理地址;

(2)ARP 主要用来解决IP 地址到MAC 地址的映射问题。当源主机知道目的主机IP 地址,而不知道目的主机MAC 地址时,主机的ARP 进程就在本以太网上进行广播,此时以太网的目的MAC 地址为全1, 即ff-ff-ff-ff-ff-ff ;

(3)由于采用的是非流水线方式进行工作,所以客户机在收到前一个请求的响应后才能发送下一个请求。第一个请求用于请求Web 页面,后续5个JPEG 小图像分别需要5次请求,所以一共需要6次请求;

(4)题目中已经说明IP 地址10.2.128.100是私有地址,所以经过路由器转发源IP 地址是要发生改变的,即变成NA T 路由器的一个全球IP 地址(一个NA T 路由器可能不止一个全球IP 地址,随机选一个即可,而本题只有一个),也就是将IP 地址10.2.128.100改成101.12.123.15。

计算得出,源IP 地址字段0a 02 80 64(在第一问的目的IP 地址字段往前数4个字节即可)需要改为65 0c 7b 0f另外,IP 分组每经过一个路由器,生存时间都需要减1,结合图2和图4可以得到初始生存时间字段为80, 经过路由器R 之后变为7f , 当然还要重新计算首部校验和。最后,如果IP 分组的长度超过该链路所要求的最大长度,则IP 分组报就需要分片,此时IP 分组的总长度字段、标志字段、片偏移字段都是要发生改变的。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