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体育产业管理813体育学综合之体育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体育产业管理813体育学综合之体育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体育产业管理813体育学综合之体育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0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体育产业管理813体育学综合之体育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8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体育产业管理813体育学综合之体育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5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体育产业管理813体育学综合之体育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4

一、名词解释

1. 竞技体育

【答案】竞技体育是指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竞技运动项目是具有竞赛性、需要按照严格的规则进行比赛的运动项目。竞技运动项目具有激烈的对抗性、极大的偶然性和高超的技艺性。

2. 体育文化

【答案】体育文化是综合全部体育活动的上位概念,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体育文化包含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三个层次。

3. 身体运动节奏

【答案】身体运动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它与动作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动力学特征都有关系。动作的节奏关乎整体身体运动各个环节的连贯性,节奏合理标志着动作的力量、时间分配得比较恰当,能保证身体运动协调、省力、效果好,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身体运动节奏还是重要的审美标志,身体运动美是其节奏好的表象,也是其他身体运动构成要素实现整体最优化的结果。

4. 健身体育

【答案】健身体育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5. 体育运动技术

【答案】体育运动技术简称为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合理有效的方法。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

6. 技术基础

【答案】技术基础是指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整体,是运动动作的系统结构。在一般情况下,技术基础是相对规范和不变

的,它包含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整功能和属性。

二、简答题

7. 生产劳动是否属于体育?为什么?

【答案】生产劳动不属于体育,原因如下:

体育概念的邻近的属概念是“文化活动”,其种差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通过联结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得出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生产劳动属于一种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属于文化活动,不符合体育概念。

8. 按照你对体育科学体系的理解,将所学专业培养计划开设的课程进行学科分类。

【答案】(1)体育科学体系是指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和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2)按学科性质分类

按学科性质分类,即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或学科派生来源来确定类别。分类方法有三:

体育社会学学科、基础学科和运动学学科。

a. 体育社会学学科主要是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学科。

b. 基础学科是指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体育领域里的运用。

c. 运动学学科主要是以人体运动这一现象为其研究对象。

运动学学科主要是以人体运动这一现象为其研究对象;体育哲学是三大部类共同的指导学科;体育情报学是体育科学三大部类共同需要的辅助工具学科。

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和体育管理科学类

a. 体育自然科学类以生物科学为主,还包括以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和技术动作规律的科学,如运动训练学、运动学、运动技能学等。

b. 体育社会科学类包含人文学科和行为科学类。

c. 体育管理科学类包括与管理科学相关的学科以及带有综合性的或可为各个学科服务的学科

体育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门类,分为身体教育学、运动竞技学和健身休闲学三个相对独立的一级学科。

a. 身体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有运动人体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运动技能学科类。

b. 运动竞技学可以划分为运动学科群、人文社会学科群和竞技学科群。

c. 健身休闲学划分为健身方法类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类学科。 (3)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分类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与实践的距离和实用程度来划分。可将全部体育学科划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由若干学科群构成。

较低层次的学科较易直接用于体育实践中去,但应用的领域较窄。

信息学科群接近于第二层次学科,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

较高层次的学科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9. 谈谈你对“举国体制”的认识。

【答案】(1)“举国体制”的由来与定义

“举国体制”起初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运行机制的一种总结性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举国体制”是国外报刊对中国体育体制的一种褒义的概括。

随后在中国体育学术界逐渐形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主要是指中国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的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地统一、集中国家的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等。

(2)对“举国体制”的评价

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举国体制”,“举国体制”是我国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举国体制”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战绩的主要原因。

用辩证的眼光来审视“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出现了很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举国体制”,“举国体制”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多元参与主体的需要,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走上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

10.通过学习本教材,你认为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1)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生活方式的巨变加快体育生活化的进程。

体育将更有效的促进人的现代化。

休闲体育发展前景无限。

(2)从社会的发展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老年体育方兴未艾。

体育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终身体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社区体育发展趋于完善。

(3)从体育全球化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职业体育与体育全球化。

消费文化与体育全球化。

媒体与体育全球化。

赞助商与体育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