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11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20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27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37
一、名词解释
1. 红细胞流变性
【答案】红细胞的流变性是指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的特性。红细胞流变性使得红细胞能被动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流的阻力。
2. 端粒
【答案】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的作用。它还能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融合和退化,在染色体定位、复制、保护和控制细胞生长及寿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细胞凋亡、细胞转化和永生化有密切关系。
3. 生物节律起搏器
【答案】生物节律起搏器是控制生物机能周期性变化的生物节律中枢。目前认为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是控制生物节律的中枢。
4. 残障人
【答案】残障人是指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原因,在身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或心理品质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的人,一般特指民政部门认可的社会残障人。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保障能力有限,有许多医学残障没有纳入残障人的范畴。另外,有许多遗传性疾病也属于医学残障,如侏儒、白化病等。而一些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所导致的残障,通常不属于社会保障残障人的范畴。 5.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答案】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是指儿童少年各项素质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的増长速度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发育速度也不一样。男女之间各项身体素质在12岁以前的差别不大,13〜17岁之间身体素质的性别差异迅速加大,女子逐年増长的平均值约为男子的50%。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加速期,身体发育的速度快、幅度大。性成熟期结束时,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开始减慢。25岁以后身体素质的自然増长结束,若不进行训练,身体素质一般不再进一步提高。
6. 最大摄氧量
【答案】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lbJ 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又称最大吸氧量、最大耗氧量。它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7. 阈值
【答案】阈值又称阈强度,是指在固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条件下,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必须的最小刺激强度。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上刺激。阈值或阈强度是评定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最简易指标。
8. 肺活量
【答案】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之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它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与年龄、性别、身材、体位、呼吸肌力量强弱以及肺和胸廓的弹性等有关。
9. 引导教育
【答案】引导教育是指通过他人的引导、诱发和教育,采用综合的康复手段,调动患者的自主运动等方面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此来促进功能障碍者的改善。该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儿脑性擁痪的临床及家庭康复治疗,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0.时间肺活量
【答案】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深吸气后,用力做最快速度的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空气量。时间肺活量既反映了肺的容量,又反映了肺通气的速度和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还能作为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监测中的一个指标。
二、简答题
11.状态反射包括哪两种形式? 简述其机制。
【答案】状态反射是指当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的反射过程,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
(1)迷路紧张反射
迷路紧张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时,内耳迷路耳石器官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调节反射。由于不同头部位置会造成对耳石器官的不同刺激,使传入冲动沿前庭神经进入延髓的前庭神经核,再通过前庭脊髓束到达脊髓前角,与运动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并发生传出冲动引起有关伸肌紧张性增强。这一反射的主要中枢是前庭核。
(2)颈紧张反射
颈紧张反射是指颈部扭曲时,颈椎关节韧带和颈部肌肉受到刺激后,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调节反射。颈紧张反射的中枢在颈脊髓部位。在正常人体,由于高位中枢的存在,这类反射被抑制而表现不明显。
12.简述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案】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1)血液的运输功能
①氧的运输:血液可将
③其他物质的运输
a. 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和水、盐、维生素等物质运输到全身各组织,
供各组织细胞进行代谢或暂时储存;
b. 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肌酐及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新陈代谢的进行。
(2)血液的调节功能
①缓冲酸碱。血浆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以及血浆中的缓冲对,能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稳定。
②调节体温。血液中含有大量水分,水的比热较大,可吸收较多的热量,缓冲体温变化,运输体内热量到体表散发,从而维护体温的相对恒定。
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的保证。
(3)血液的防御和保护功能
①免疫功能:血液的中性粒细胞、
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的侵害。
②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防止出血的功能等,从而对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
13.运动处方的设计中哪一个要素是最关键的,为什么?
【答案】运动处方的设计中运动强度是最关键的。
(1)运动强度的定义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它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可根据训练时的心率、梅脱、主观感觉程度、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进行定量化。
(2)运动强度的意义
只有合理的设计运动处方的强度才能达到运动处方所要达到的目的,强度过小不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强度过大还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运输到组织细胞供其利用; 和各种代谢产物运输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②二氧化碳的运输:将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以及血浆中所含的多种免疫物质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