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大学0223国际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宏观经济学
【答案】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
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 通货紧缩
【答案】通货紧缩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増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随,表现为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和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萎缩状况。同时,通货紧缩同时也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的下跌,但并非所有的物价水平下跌都是通货紧缩,只有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才称为通货紧缩。
3. 支出一转换政策
【答案】支出一转换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相应的汇率变动使需求在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进行转移,从而实现内外平衡的一种政策。总的来说,实现经济的内外部平衡需要同时使用支出一变动政策和支出一转换政策。
4.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増长速度来刺激
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5. 服务外包
【答案】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广泛应用,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把自己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成为“发达经济中不断成长的现象”。
6. 财政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7. 币值下调
【答案】一国金融当局决定或国际会议决定减少该国货币的含金量,降低对外币的汇率。一国货币的币值下调一般是在一国经济形势出现根本性变化时才有可能采取的手段。
8. 贫民劳动论
【答案】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产业展开贸易。但是,克鲁格曼却认为,贫民劳动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误解,因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
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二、综合分析题
9. 如果你负责一个开放小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下列事件将对你实现外部平衡的目标产生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a. 在你国内发现大量的铀矿资源。
b. 你国主要的出口物资一一铜的世界价格发生了永久性的上升。
c. 铜的世界价格暂时上升。
d. 世界石油价格暂时上升。
【答案】a. 由于开采铀矿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该国需要借用外国资金来进行投资,会出现国际收支大规模赤字。
b. 如果铜的世界价格发生永久性的上升,并且价格上升使得该国投资开采铜矿,那么会导致短期国际收支的赤字;如果不进行投资,则外部均衡没有发生变化,此时最优的选择是花费掉多余的收入。
c. 铜的世界价格暂时性的上升,使得该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此时可以通过将临时性的高收入储蓄起来,用以平滑本国将来的消费。
d. 世界石油价格暂时性的上升,如果该国是石油出口国,那么国际收支会趋向盈余;如果是石油进口国,则国际收支会出现赤字。
10.英国是欧盟成员国,但它并未采用欧元,就此问题仍存在激烈的争论。
a. 查找英国从199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胀率、失业率、实际GDP 增长率)并且与欧元区的数据进行比较。
b.1998年之后,英国与欧元区的名义利率是多少?如果欧洲中央银行将英国的名义利率水平设定在欧元的利率水平,并且将英镑与欧元的汇率固定,那么英国应该怎样做?
【答案】英国在1999年至2003年间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増长,其就业率和GDP 増长率要高于欧元区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英国短期资金市场利率比其他欧元区国家平均高0.5到2.5个百分点。如果英国加入欧元区,它将和他国采取一致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对英国来说,过低的利率将加速英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并可能使通胀率超过英国设定的
的目标值。另一方面,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