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环境的含义、特点

【答案】(1)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及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社会环境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的特点有:①多样性:②复杂性:③层次性; ④稳定性:⑤变动性。

2.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是使学生有效学习并保证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一个手段。督导的目的在于使被督导者能够学习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角色,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价值与技巧内化,并学习按照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提供有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

3. 儿童福利行政

【答案】儿童福利行政是指政府机关或公共团体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的行政过程。儿童福利行政是社会福利行政的重要一环,它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了社会制度和运行机制上的保障,儿童福利行政的高效运行促进了儿童福利中关于救治、预防、发展等一系列功能的真正实现。社会福利行政一般包含四项要素,即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财务行政和行政方法。这四点在儿童福利行政管理中均有充分体现,即人员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财务行政的特别重要性、儿童福利行政需要讲究方法以及儿童福利行政要重视协调和技巧。

4. 观察学习理论

【答案】观察学习理论强调环境或境况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受当时行为条件的制约,因此行为会因情景而改变。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环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学习是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及所受到的强化,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自己行为的强化,因而观察者也能学习到不范者的行为。

5. 社会化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6. 非干扰性研究

【答案】非干扰性研究是不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技术,工作对象不受研究过程和场景的影响而变化是其根本特征。主要包括三个类型,即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或比较分析、内容分析。

7.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福利国家是针对修复或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福利国家与市场经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2)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一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隐含深刻的政治企图,也包含着对经济活动调整的意蕴。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不仅是为因遭受偶然变故和市场剥夺而导致的个人贫困与不足提供补偿,同时也是对社会关系进行的一种重组。

(3)根据国家开支的水平、福利津贴和服务项目的范围与水准以及就业与福利权的内在关系等,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基本上可以分为以英美等为代表的自山主义福利国家、以德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团主义福利国家和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8. 小组中心模式

【答案】小组中心模式由卓波提出。它认为在朋辈小组、志愿者小组中采用小组中心的模式,可以使小组成员在积极投入有共同利益与相互认同的小组经历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角色责任,增进自我满足,从而促进社会功能。

二、简答题

9. 简述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主要有两种,即机构介入和社区介入。

(1)机构介入

通过矫正机构为受助对象提供服务的介入方式就是机构介入。

①根据机构的类型,机构大体上分为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

a. 政府机构包括监狱、戒毒所、感化院、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所等;

b. 非政府机构包括由社会开办的教养院、感化院、中途家庭、寄养家庭等。

②机构介人包括:

a. 通过监狱为服刑犯人提供服务;

b. 通过社会教养机构为相关人员提供的矫正服务;

c. 通过特殊的教养机构提供的矫正服务。

(2)社区介入

社区介入主要包括;

①建立专业关系;

②收集、分析资料;

③分析和诊断矫正对象的问题;

④建立社区矫正计划;

⑤社区矫正的介入;

社区矫正的介入过程可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两种形式:

a. 直接介入主要指直接对矫正对象个人或矫正对象群体的介入;

b. 间接介入指对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采取行动,即指对矫正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介入。 ⑥社区矫正的评估与跟进。

(3)矫正社会工作的微观方法主要有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等,可以根据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①个案方法

个案方法就是针对犯罪人个人进行矫正的方法。通过诊断工作,矫正社会工作者了解案主的个性特征、犯罪的原因和犯罪的心理结构,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在诊断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工作方案,然后按照矫正工作的方案开展个案矫正工作。

②小组工作方法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建立山新老犯人共同参加的各种小组,山老犯人介绍自己的改造过程和经验,帮助新人狱的犯人尽快适应监狱的生活,树立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克服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0.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

【答案】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1)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

社会工作研究往往需要发现对象的独特性,这些对象除了拥有普遍需要外还面临特殊需要。

(2)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者,也很可能是研究结果的应用者。

很多研究源于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过探索之后可以为工作提供思路,社会工作者就成为研究者和成果使用者。

(3)社会工作研究旨在同情和帮助案主而非研究人员的自身满足。

社会工作研究必须真诚地关心案主,旗帜鲜明地为他们服务,帮助进而协助他们实现自助。

(4)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及理论紧密相关。

从研究目的看,资料分析只是研究的基础,推动实务才是其主要内容。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可以整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同时推进实务和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也因此成为成果使用者、知识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结合体。

11.简述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

【答案】比斯台克在其1961年出版的《个案工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