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大学政法学院644政治学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多党制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竟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多党制国家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

②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

③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由于资产阶级的多党政治归根结底是由大资产阶级操纵的,因而多党制本质上也只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控制劳动人民的工具。多党制同两党制相比,有许多缺点:

①选民不能直接决定由谁来组织政府,政府的组成并不是依据选票,而往往是由各党之间在选举结束后进行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决定的;

②某些居于支配地位的政党的支持,对组成各界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这些居于支配地位的政党通常能够获得远远超出它所的选票的影响力;

③纯粹的多党制是在鼓励形态竞争,政党之间的斗争以观念为核心,而不是围绕着政府权力而进行;

④多党制常常导致政治不稳定,因为个别政党集团很难在立法机构中赢得多数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联盟非常脆弱,容易产生党内纠纷,或者联盟内部分裂,继而导致政府的崩溃。

2. 行为主义政治学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于行为主义方法相联系的。行为主义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

①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②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作为解释人的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它应该能够被经验地证

明。人的行为不仅应包括一般的个体行为,也应包括团体、组织、集团、政府以及政治领导人的行为。

③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因为实证主义的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其根据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具有小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小可能离开某种价值判断,行为主义政治学宣称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纯客观的,是没有任何价值色彩的,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具有是非价值标准的政治现象而采取所谓的价值中立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

行为主义政治学发展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只重视量化研究而不重视定性研究的倾向终于发生了改变。西方政治学又开始重新转向对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侧重。

3.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4. 政治文明

【答案】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标志,它是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相对立的范畴。

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文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是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基本方略的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分为政治民主化、政治公开化、政治法制化、政治科学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清廉化六个层面。

5. 政治合法性

【答案】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其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更主要的是来自根据有关价值体系所判定的,社会成员据以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和正当性。政治合法性主要是政治统治获得合法性的过程,通常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对于政治统治行为的心理认同、忠诚与遵从以及政治统治在社会中获得正当性的资格和权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统治如何以及能否在社会范围内以价值观或建立在价值观念基础上的规范所认可的方式进行有效运行; 二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

6. 政治权力

【答案】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政治权力是指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并制约其他力量的社会公共力量。

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

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简答题

7.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流派。

【答案】政治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变化就是政治发展。

(1)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这一时期研究的卞题是“现代化”理论。 ②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其研究重点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③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政治发展研究逐渐走向衰落; 政治发展研究的重点也从发展道路研究逐渐转向政策研究。

(2)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出现了若干观点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重点各异,分析框架和具体结论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但由于其基本宗旨是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利益服务,因而从总体上看,它们又显现出某些共性特征。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在适用范围上,将政治发展限定于第三世界。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就主要内容而言,只是关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问题的探讨。

②在评价标准上,把西方政治制度奉为理想模式。按照西方政治学家的看法,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趋向,必须确立一个衡量座标。这个衡量座标当然就是西方发达国家。而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衡量座标确立起来,从理论上讲,又必须追根溯源,探索它们的成长历史或发展道路。这通常被看作是一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

③在研究方法上,推崇“价值中立”的实证分析。就社会背景来说,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起因于西方发达国家左右和控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方向的现实需要。因此,它具有一种为霸权主义进行政治服务的工具性质。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西力政治发展理论的目的是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一条政治发展道路,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按照他们所设计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一套西方式的价值体系。理论的本质是把发展中国家重新纳入以美国为霸主的新殖民主义体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国。

8. 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答案】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产生的方式不同

①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挑选政府人员,由参议院批准;

②采用内阁制的国家,其政府首脑一般是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其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出并任命。

(2)政府与议会的政党关系不同

①总统制下,总统所领导的党不一定在议会两院中成为多数党,总统也不能对议会实行绝对的政治联盟,它对本党议员不能进行制裁;

②采用内阁制的国家,内阁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执政党的政策总是能得到本党议员的支持。政党领袖既能控制内阁又能控制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