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物理学中直觉思维形成的心理机制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直觉思维,心理机制,外显方式,教学策略

  摘要

直觉思维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中介手段,它是个体心理结构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依据。直觉思维是人脑的高级机能之一,是一种简约、跳跃而不是按一定逻辑程序进行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在大脑信息加工过程中,直觉思维具有迅速把握思路和确定方向,得出叫解决问题的方案或产生一种新颖见解的作用。对具有可塑性和巨大潜能的学生来讲,掌握和灵活应用“直觉思维”就极为重要。因此,从教育改革和教育目标来看,重视和强化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的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重要课题。 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调研,查阅了1998年到1999年期间各类教育教学期刊中有关“直觉思维”方面论文二十余篇,阅读有关专业书籍三十余册,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关条目检索,均未见到关于直觉思维结构要素和从物理学科探讨“直觉思维形成的心理机制”这些问题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献。因此,笔者试图以物理学科为基础,从揭示直觉思维的实质入手,分析在物理学中直觉思维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外显方式,并以此作为根据,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物理学中直觉思维的实质及结构的研究。从物理教学实际出发,首先以哲学、心理学、信息论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在物理学中直觉思维的实质及特点。其次,阐述了其构成的要素和结构。 第二部分:物理学中直觉思维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外显方式的研究。以前文所构建的结构为基础,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分析了物理学中直觉思维形成的心理过程,进一步阐述了其外显方式。 第三部分:物理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以物理学中直觉思维形成的心理机制为依据,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第四部分:物理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教学改革试验例选。以上述的教学策略为基础,构建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教学模式“参与——体验——内画——外延”。以此依据实施教学,其教学效果良好。 本文第一部分已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