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国蚂蚁区系很丰富,但调查研究相当不够。上一世纪和本世纪头三十年,西方蚁类学家相继报道我国沿海和北方局部地区的蚁类。至1930年W. M. Wheeler 报告我国已知蚂蚁138种,54亚种,53变种。1982年以来,国内学者唐觉、吴坚等从全国范围作了一些系统分类研究,但广大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区系还不清楚,其中西南滇桂三省区1992年止已知仅约58种,3亚种和1变种。 本文应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对滇桂黔三省区蚁类进行鉴定分类,共记载7亚种,39属,150种,其中包括79新种,7个新组合种和13个新纪录种。文中提供了亚种和属的特征技术的异名录;对各个种作了系统描述,提供了完整的测量和比例数据;绘制了各个种工蚁和兵蚁的特征图谱和其他插图共649幅;记载了种的详细分布;编制了亚科、属和种的检索表。 在鉴定分类基础上,分析了滇桂黔三省区的蚂蚁区系,并将其划分为六个蚁类区:云南高原中亚热带蚁类区,贵州高原亚热带蚁类区,桂北山地中亚热带蚁类区,桂南丘陵南亚热带蚁类区,滇西南山地南亚热带蚁类区和滇南谷地热带蚁类区。该六区分属于西南、华中、华南三个动物亚区,又统归于东洋区之内。 文中回顾了蚂蚁分类的历史,将世界蚂蚁分类是划分为三个阶段:林奈阶段(1758-1859),达尔文阶段(1859-1945)和种群研究阶段(1945至今)。而将中国蚂蚁分类史划为四个时期:空白时期(1758-1858),西方人研究时期(1858-1941),低潮时期(1941-1982)和复兴时期(1982至今)。 论文还介绍了蚂蚁的重要性,社会结构与生物学,起源、系统发育和分类系统,外部形态以及研究材料和方法。在研究方法中讨论了描述的规格和汉名命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