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然而,根据教育的阶段性和学生能力发展的顺序性。本文认为:中学阶段应以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突出实践作为改革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起点,既能落实素质教育的 “两个重点",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也符合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的价值取向。本 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研究的意义在于使高中物 理教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与世界的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使我们的 教育重点真正落到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注上来。 本文在理论上对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了实践活动的特点。根据冯忠良的能力 结构,构建了实践能力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实践能力应包括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践知识 和实践技能应该是概括化了的、即类化了的个体经验,是一种网络型的经验结构,实践技能 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根据冯忠良的学习动机结构,提出了实践能力的发展机制。本文 认为:主体对客体主动作用而引起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产生实践情境,实践情境激发主体 的实践需要和实践期待,其共同作用将产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主体的实践 能力。 通过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践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实践能力表现 进行了符合实际的概括,归纳出表现的四个层次:其一是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物理现象 的能力.其二是观察实验能力;其三是运用物理学知识和技能动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 能力;其四是参加社会实践中自觉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 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参照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重在自我创建,依布鲁姆 的教学目标分类,从知识、操作和态度等三个方面制定了培养高中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 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实践能力的基本结构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机制,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实践能力的教 学与管理的基本策略:首先要使学生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践指向 的客观实在性,提出中学物理教学要以“物”讲“理”,源流清楚。并具体强调指出:高中 物理教学要注意基本物理事实、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的“三基"教学观念;其次,提出全面 发展技能的基本策略。即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并认为心智技能的核心是思维,讨论的三种 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抽象思维可以提高实践能力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形象思维可以提高 实践能力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直觉思维可以提高实践能力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根据教育学基 本原理:操作技能可分为开放性和封闭性操作技能。对实验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出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索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根据实践的 主体主动性特点,提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策略。据此建构启发与讨论综合的教学方式; 第四,根据实践对象的客观性,引导学生对客观现实的关注,提出了教学和管理过程的开放 性策略。只有把学校教育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下,把学生活动的空间扩展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扩展到社会和家庭,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根据对实践能力的研究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为期l 2周 的教学与管理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测量问题,把实践能力的测试采用实 践知识和心智技能作为卷面测试,把实验操作作为操作技能的测试,两部分的;综合分数反 映学生的实践能力,测试题突出实践性,试题一部分为自编题,一部分采用续佩君和其他专 家的研究成果。对于操作技能的测试,采用了计时评分法,实践证明,这种测评方法较为客 观,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经过较严格的实验,说明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有较大的促进 作用,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切合教学与管理的实际,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结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