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氧的利用率
【答案】氧的利用率是指动脉血中的氧被组织所利用的比率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由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动静脉氧差算出。如:安静时,动脉血的氧含量每100ml 血约为20ml ,而每100ml 静脉血的氧含量约为14〜15ml ,动静脉血氧差为5〜6ml 或50〜60ml/L,
此时氧的利率则动脉血中的氧有
运动时,氧的利用率可増加到肌肉对氧的利用率。
2. 专门性准备活动
【答案】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的动作结构、节奏及运动强度相似的各种身体练习。专门性准备活动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3. 体温
【答案】体温是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代表体温。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人体各种生理机能正常进行的基础。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通过身体中体温调节系统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的结果。
4.
共同激活
【答案】的敏感性。
5. 言语残障
【答案】言语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大多数言语残障人同时也是听力残障,少数言语残障人是智力发育障碍或中枢神经受损所致,极少数言语残障人是单纯性发声器官发育异常或损害。前二者分属于听力残障和智力残障,而单纯性言语残障与健全人差异不大。
被组织所利用。安静时,氧的利用率约为研究表明,耐力训练可提高而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可增高至共同激活是指当运动神经元活动时,运动神经元也被激活的在运动时两者同时兴奋的模式,这种调节机制可以保证当肌肉收缩时,无论肌肉处于何种长度,肌梭都能有较高
6. 柔韧
【答案】柔韧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大幅度运动技能的能力。柔初性不足可直接影响动作的学习和高难运动技能掌握,还会有碍于力量、速度、协调、平衡能力的发展,并易造成运动损伤。
7. 心肌的兴奋性
【答案】心肌的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在受到刺激后,首先表现为在细胞膜上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继而出现一次机械收缩。
8. 卵泡期
【答案】卵泡期是卵泡由原始状态经初级、次级卵泡发育而为成熟卵泡的过程。卵泡期从上次月经停止日开始至卵巢排卵日截止,历时10〜12天。这一时期,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体增宽加长,但不分泌。
9. 生物放大效应
【答案】生物放大效应是指机体发动体液调节的作用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信息传递过程才能完成一个级联反应,这个生理反应过程时常由微量的激素开始发动,经过信息的多级传递,最终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生理反应,因此将这个多级作用过程称作生物放大系统,并将由微量激素发动而最终形成的明显生理反应称做生物放大效应或生物放大作用。
10.协调性
【答案】协调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官、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协调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反应速度的快慢由人体生物原因决定的能力。
二、简答题
11.简述大气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答案】(1)大气环境对人的运动能力的影响
大气环境对人的运动能力有明显的影响,大气污染会导致持续运动的能力下降,污染程度越严重持续,运动的能力下降越明显。
(2)空气污染对运动训练的效果的影响
空气污染对运动训练的效果也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已产生的运动训练效果会因空气污染而消退,消退速度与空气污染的程度有关,污染程度越严重消退越快。
12.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答案】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
能活动,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
(2)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増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
(3)体温适度升高,机体代谢水平提高,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而造成热应激伤害;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13.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答案】(1)呼吸有两种形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膈肌舒缩时,腹部随之起伏,以膈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肋问肌的活动使肋骨发生提降移动,胸部也随之起伏,以肋间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2)运动时可通过改变呼吸形式而不影响动作的正常发挥。如在双杠或地上做倒立的动作,由于臂和肩胸固定,使胸式呼吸受到限制,再用胸式呼吸既会影响臂和肩胸的固定,也会造成身体重心的不稳,故在做倒立时可采用腹式呼吸;若做屈体直角动作造型,腹肌的用力,使得腹式呼吸受到限制,此时再用腹式呼吸会造成身体造型的抖动,影响做直角动作的质量,应立即改为胸式呼吸。
14.神经肌肉接头与中枢突触相比有何功能特点?
【答案】神经肌肉接头与中枢突触相比,主要有以下功能特点:
(1)1根肌纤维只与运动神经元轴突的1个分支形成一个接头,而1个中枢神经元一方面与多个神经元末梢形成突触,另一方面它的轴突又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
(2)脊椎动物骨骼肌终板只接受兴奋性传入,而中枢神经元不仅接受兴奋型传入,也接受抑制性传入;
(3)神经肌肉接头只有一种递质并只激活一种受体,而中枢存在多种递质和多种受体;
(4)在正常情况下运动神经元发出的1个动作电位可在所支配的肌纤维引起1个动作电位,而中枢神经元则需同时接受50个以上由上位兴奋性神经元传来的动作电位作用方可引起下位神经元产生1个动作电位;
(5)与神经肌肉接头相比,中枢突触有高度可塑性,这对学习和记忆功能极为重要。
15.试述血液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
【答案】血液缓冲体系分布于血浆和红细胞。
(1)血浆缓冲体系
血浆缓冲体系包括:
缓冲体系
血液恒定。正常人血浆的pH
为②碱储
碱储是指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的储存量。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因此,在一是血浆中主要的缓冲碱,它与通常代表蛋白质)。
保持一定比值,维持的值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