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641体育学综合理论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峰值骨量?峰值骨量的高低对女性预防骨质疏松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案】(1)峰值骨量的定义

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的骨骼在青春期快速生长,并在青春期后期达到其个体的最高水平,称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是个体在生命中所获得的最大骨量,即生长发育最成熟时期达到的骨组织总量。

(2)峰值骨量对女性预防骨质疏松的意义

人体的骨量主要取决于峰值骨量和随年龄发生的成年期骨量丢失这两个因素。在人体达到峰值骨量后便会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丢失骨量,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平均每年丢失3%〜5%的骨量,最终可丢失高达30%〜40%的骨量。因此,峰值骨量越高,以后可消耗的骨量就越多。如果在达到峰值骨量前的一段时期内,设法增加骨量的蓄积,对减缓更年期及老年期女性的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高位中枢对脊髓反射的调控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在正常情况下,脊髓反射活动经常接受高位中枢下行指令的调控,高位中枢发出的运动指令能够在脊髓内通过对感觉传入纤维的末梢、中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三个部位进行调控:

(1)高位中枢可以通过突触前抑制的方式调控突触前感觉传入纤维的活动从而影响反射的进行;

(2)高位中枢发生的运动指令还能改变脊髓反射通路中突触传递的强度和反应的征象;

(3)高位中枢广泛的下行纤维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直接的单突触联系,通过改变运动神经元活动的背景水平来影响脊髓反射的强度。高位中枢下行通路也可直接调控和运动神经元,从而保证脊髓反射更精确和完善地进行。

3. 什么叫翻正反射? 简述翻正反射的过程及发生的机制。

【答案】(1)翻正反射的概念

翻正反射是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些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比状态反射复杂,它有赖于中脑的协调。视觉在翻正反射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2)翻正反射的过程和发生机制

①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和耳石器官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的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

②由于头部复正引起颈肌扭曲,从而使颈肌内的感受器产生兴奋,继而导致躯干翻转,使动

物恢复站立。

4. 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答案】(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概念

①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时膜电位。

②动作电位是指细胞接受刺激兴奋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所发生的一次可逆性电位波动。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膜电位的成因可用离子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的不均衡、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和离子的跨膜运动是形成膜电位的原因。

①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

细胞膜外的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而膜外钾离子浓度低于膜内,静息时膜主要对钾有通透性,这样钾的外流就使膜处于极化状态,产生了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相当于钾的平衡电位。

②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a. 首先是细胞在有效刺激作用下膜的逐步去极化,当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提高(快钠通道开放),钠离子迅速大量地由膜外向膜内移动,钠的内流形成了动作电位的除极相,动作电位相当于钠的平衡电位。

b. 当膜电位迅速除极至一定水平时,膜对钠的通透性迅速下降,而对钾的通透性又迅速提高,此时,出现的钾离子的外流形成了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5. 简述“开窗”理论以及形曲线模式的主要发现。

【答案】(1)“开窗”理论

运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适度的运动能促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而剧烈的运动则使免疫系统的功能被抑制,

其抑制效果在运动结束后持续免疫抑制期间更易于感染,故称“开窗期”,在这一时期,各种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病原体极易侵入人体并极易获得“插足”的机会,表现为对疾病的易感率升高。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免疫“开窗”理论。

形曲线模式曲线模型是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即适度运动可以降

的危险。 低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而缺乏运动或运动负荷大则增加上呼吸道感染

6. 简述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答案】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就是通过人为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给机体施加系统化的适宜运动负荷刺激,使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积极的适应性变化,并产生最佳的反应与适应,从而获得预期的训练效果。

7. 简述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热伤害。

【答案】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伤害表现为:

(1)中暑性痉挛

由于矿物质的丢失和大量出汗伴随的脱水,可能发生中暑性痉挛。中暑性痉挛可以通过到凉爽的地方和补充盐溶液而恢复。

(2)热疲劳

其典型症状是极度疲劳,呼吸微弱,头昏眼花,呕吐、昏阙、皮肤干燥,低血压和脉搏快而弦等,是由于心血管系统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而造成的。出现热疲劳时,可在较凉的环境下休息,并抬高双腿以免休克。如果病人意识清楚,可建议他们喝点盐溶液;如果病人意识不清楚,建议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如果没有好转,热疲劳会恶化为中暑。

(3)中暑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热紊乱,需要立即进行医疗监护。其典型症状为:体内温度超过

停止出汗,热和皮肤干燥,脉搏和呼吸加快,高血压,意识混乱和没有意识。产生中暑的原因和热环境下的湿度有关。如果没有即时治疗,中暑就会发展为昏迷以致死亡。治疗包括冲凉水浴,或敷冰块,或用湿床单包裹身体并加强对流,以使体温很快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