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634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报纸的分类。

【答案】报纸主要有五种分类方法:

(1)以办报方针划分

①政治性报纸。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来主持,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报纸新闻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并且非常重视言论。

②商业性报纸。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报纸竭力开拓销路以争取广告客户,提高广告收费标准。内容一味迎合读者,一般不重视言论,有些以消息的量多、迅速而吸引读者,有些以凶杀、色情、奇闻趣事等新闻刺激读者。

③政治性的企业报(政企合一型)。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利益,经济上作为信息产业独立经营,政治上有既定目标。如旧中国著名的《大公报》是中国第一章政企合一型报纸。

(2)以报纸内容分

①综合性报纸。面向整个社会,包括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刊登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新闻,如我国的《人民日报》等。综合性报纸应满足读者了解世界、国家或本地区全面的情况的需求。

②专业性报纸。集中地反映一个行业、一个系统或某一阶层、某一年龄层次的读者所需要的新闻,如中国的《体育报》等。

③严肃的高级报纸。以刊登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内容严肃,格调较高,一般不刊登黄色新闻和黄色广告。‘已们以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名流为主要读者对象。

④大众化的通俗报纸。以刊登社会新闻、文化娱乐、知识介绍为主要内容,往往有许多黄色新闻,以社会下层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

(3)以阶级属性分

①无产阶级报纸。自发地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办报。 ②资产阶级报纸。自觉地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指导办报。

(4)以发行范围分

①全球性报纸。面向全世界发行,并在世界各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

②全国性报纸。面向全国发行,如中国的《人民日报》等。这类报纸大量刊登世界和全国性的新闻。

③地方性报纸。在本国以一个区域为主要读者对象,如我国的省(市)、地(市)报,以刊登本地新闻为主。

(5)以出版时问分

①日报。每天出版一次,一般在上午发售。多刊登硬新闻,要求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或本地的重大新闻,为人们在工作中决策提供依据。

②晚报。每天下午发售,供人们在晚饭前后阅读。有更多的趣味性。

③周报(包括周二、周三报)。每周发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周报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既有报纸的特点又有杂志性内容。

(6)目前,在我国公开发行的2000多家报纸中,人致有三种类型:

①共产党县、市级以上的机关报。

②晚报、都市报。

③专业性报纸。

2. 简述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在广州的办报活动。

【答案】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在广州的办报活动包括:

(1)英文商业报刊在广州的出版

①1827年11月8日,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纪录与行情报》创刊。1828年,该报改名为《广州纪录报》。该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撰稿人有马礼逊、施赖德等。《广州纪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广州纪录报》上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攻击中国官员对外国人傲慢无礼和无视外商利益,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

②《广州周报》创刊于1835年9月12日,周刊,每周六发行,为广州另一家颇有影响的英文报纸。该报为英国自由贸易派商人所办,在经济上受到当地洋行的支持,不断抨击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贸易,并与亲东印度公司的《广州纪录报》展开过激烈争论。《广州周报》对中国问题非常关注,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期间组织翻译的“澳门新闻纸”,内容大多译自《广州周报》。

③美国人在广州创办的报刊,主要有《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中国丛报》等。《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是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831年7月28日创刊,由美国商人伍德创办并任编辑,1833年9月底停刊。英文月刊《中国丛报》第一期出版于1832年5月31日,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创办并担任第一任主编。该刊大量、详尽地报道与评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地理、历史、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宗教的文章很少。

(2)在广州出版的宗教性中文报刊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每期约十二三页,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本形式。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他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己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姐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这与它在中国境内出版有一定关系。1834年1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新闻纸略论》一文,全长331字,叙述了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和当前西方一些国家的报纸出版情形。目前所见最后一期出于1838年7月。

3. 简述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答案】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专业标准。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如新闻价值。

(2)法规。各国制定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这是由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所决定,也就是国情。

(3)形势。包括国际15-1形势、全国形势、地方形势。

(4)决策者。从最高的中央决定、主管部门的决定,媒体主持人的决定,也包括新闻从业者直接领导的决定。

(5)市场。广告客户的要求和受众(用户)的需求。

(6)媒体的定位。

①媒体的性质。独立的或非独立的,商业性的或非商业性的。

②媒体的诉求。商业利益、社会效益。

③媒体的类别。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全国性的、地方性的等。

上述6个基本要素中,前三个要素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

4. 分析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及其操作步骤。

【答案】(1)内容分析法的定义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2)内容分析法的功能

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

(3)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分析过程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

5. 简述传媒(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1956年,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被学界公认为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具有指导意义。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是对16, 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