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商务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重读“管理聚焦”专栏“美国镁业寻求保护”一文,美国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口镁征收反倾销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是最大的受损者?这些税收对美国的利益最有益吗?
【答案】美国的镁生产商和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的镁消费者是最大的受损者。
如果这些税收能够帮助美国国内生产商自然成长,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那么对美国的利益是有益的;如果这些税收只是倾向于保护美国镁生产商的低效率和促进过量生产,那么对美国的利益是无益的。
2. 假设你在一家设计和生产个人电脑的公司工作。公司的研发中心在北达科他州。公司的电脑是在中国台湾贴牌生产的。营销战略的制定权下放给三个区域集团:北美集团(位于芝加哥)、欧洲集团(位于巴黎)、亚洲集团(位于新加坡)。各个区域集团自行决定区域内的营销手段。依重要性排序,公司最大的市场依次为北美、德国、英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公司正面临产品研发和商业化程序上的问题:产品上市慢,制造质量差,成本高于期望值,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也比预期差。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会是什么?你将如何解决?
You work for a company that designs and manufactures personal computers. Your company^ R&D center is in North Dakota. The computers are manufactured under contract in Taiwan. Marketing strategy is delegated to the heads of three regional groups: a North American group (based in Chicago) , a European group (based in Paris) , and an Asian group (based in Singapore) . Each regional group develops the marketing approach within its region. In order of importance, the largest markets for your products are North America, Germany, Britain, China, and Australia. Your company is experiencing problems in its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Products are late to market , the manufacturing quality is poor , and costs are higher than projected , and market acceptance of new products is less than hoped for. What might be the source of these problems? How would you fix them?
【答案】(1)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分散化管理所带来的协调复杂问题。将研发、生产和营销活动分散化的确是有意义的——在低成本的地方生产产品,雇用对当地熟悉的工人销售产品。(将研发置于北达科他州是历史使然)。然而,这将使得协调任务异常复杂,并且有助于商业化成功的有用信息也不能有效地在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之间传达。
(2)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建立跨部门的研发小组将有助于帮助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取得跨部门结合的方法之一是成立由研发、营销和生产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跨部门研发小组。小组的目标是要完成从最初的概念设计直到产品上市的产品研发项目。小组要能够有效地发挥职能并达到每个阶段的研发目标,必须具备以下一些重要特征:①小组必须由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来领导;②小组必须由各个部门派遣至少一名成员组成;③小组成员应尽可能在一处工作以营造一种亲密
感和便于沟通;④小组必须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特别是要有重要的阶段性研发目标和预算;⑤小组必须制定自己的沟通及冲突解决方案。
3. 公司在使其全球纳税义务最小化方面能够采取什么行动?怎么才能证明这种行动是符合道德规范的?
【答案】(1)公司可以利用转移价格和弗罗廷贷款使全球纳税义务最小化。此外,为了使公司全球纳税义务最小化,公司还可以设计从国外子公司将利润返回给母公司的形式(如以特许权使用费形式支付还是以股利形式支付)。一些公司还使用像巴哈马和百慕大这样的避税港以使其纳税义务降到最低程度。
(2)当这些做法并没有违背法律,也没有给政法带来损害时,只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将税务最小化的情况下,这种行动是符合道德规范的。
4. 你怎样解释对等贸易的流行?至2010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更流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下滑?
How do you explain the popularity of countertrade? Under what scenarios might its popularity increase still further by the year 2010? Under what scenarios might its popularity decline?
【答案】(1)对等贸易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货币通常是不可兑换的,作为它们购买进口品的办法之一,对等贸易随之产生。20世纪80年代,在那些缺乏外汇购买进口必需品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贸易方式流行起来。
(2)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继续增长,对等贸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更流行。
(3)当前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集团的国家要么成为欧盟成员采用完全可兑换的欧元作为他们的货币,要么开发自己的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下滑。
5. 试比较以下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内部化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尼克博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se explanations of horizontal FDI : the market imperfections approach , Vernon’s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and Knickerbocker's theory of FDI.
【答案】(1)内部化理论解释企业为何经常偏好国际直接投资而不是技术授权作为进入外国市场的战略。根据内部化理论,以技术授权作为利用外国市场的战略具有三个主要缺陷:①技术授权可能导致一家公司将宝贵的技术和技能转让给潜在的外国竞争对手;②技术授权并不能使企业牢牢掌握利润最大化所需要的在国外的制造、营销和战略控制权;③如果企业的比较优势并非在于产品,而是在于生产这些产品的管理、营销和制造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单靠技术授权所能拥有的。
(2)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会在其开发的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某个特定阶段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当其他发达国家的需求很大,足以支持当地的生产时,公司就会在这些国家投资。当产品的标准化和市场的充分供应引发了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时,公司就会将生产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因而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是在那里投资。
(3)尼克博克这种理论的依据是,国际直接投资体现了世界市场上企业相互竞争的战略。寡头垄断行业是由少数几家公司组成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一个重要竞争特点是几家大公司之间相互依赖,即一家公司的行为会立即影响到主要的竞争对手,迫使其作出同样的反应。于是,寡头垄断行业中企业的相互依赖导致了共同的模仿行为,一家公司的决策常常会引起竞争对手迅速作出模仿。
6. 国际企业的战略类型及其演进规律是什么?
【答案】(1)根据地区调适的压力和降低成本的压力之间的强度差异,企业的战略选择可分成四种:全球标准化战略、跨国战略、国际战略和本土化战略。
①全球标准化战略
采取全球标准化战略的企业强调的是增加盈利能力,通过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及区位经济以实现成本的降低。也就是说,它们采用的是低成本战略。运用全球标准化战略的企业,其生产、营销和研发活动都集中于若干个有利的区位。全球企业往往不随地区条件而改变其供应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因为这样会提高成本;相反,全球企业喜欢在全世界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以便基于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获取最大的效益。它们也往往利用其成本优势在世界市场上使用其进攻性的定价策略。当成本降低的压力强烈而地区调适的要求最低时,这一战略最为有效。
②本士化战略
本土化战略强调的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来增加利润,所以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提供与其消费者兴趣与偏好相适应的产品。当各国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差异较大,而且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太高时,本土化是最合适的战略。按当地的需求改变其供应的产品,企业可以在当地市场上增加其产品的价值。如果价值下滑,是因为涉及职能上的重复和缩小生产批量;降低成本与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满足全球消费有关,而客户定制服务限制了企业降低成本的能力。然而,这一战略可能是有意义的。一旦地区客户定制服务实现的价值增加有助于更高的定价,能够让企业收回其高成本,或者说,如果它带来了地区需求的持续性增加,也能够让企业通过在当地市场上获得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从而减少成本。
③跨国战略
当成本降低的压力强烈而地区调适的要求最低时,全球标准化战略最为有效。相反,当地区调适的压力高而降低成本的压力一般或较低时,采取本土化战略最为有效。然而,当企业同时面临强烈的降低成本的压力和很高的地区调适要求时,应当采用跨国战略。
跨国战略试图同时取得低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和技术的扩大效应。通过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获得低成本;通过区域市场解决地方差异问题以实现产品差异化;通过在公司全球营运网络的子公司间实行技术流动促进技术的扩大效应。这一理论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实际上采取这一战略并非易事。实现产品差异化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将会抬高成本,违背了降低成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