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题。
4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1]这种设计属于( )。
A. 被试间设计
B. 混合设计
C.ABBA 设计
D. 被试内设计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 动作误差
[3]如果有6种实验处理,采用这种设计的被试人数可以是( )。
A.8人
B.10人
C.12人
D.14人
【答案】[1]D[2]A[3]C
【解析】[1]在该设计中,每一个被试都接受了全部的实验处理,所以属于被试内设计。
[2]该被试内设计采用了拉丁方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顺序误差。
[3]采用拉丁方设计时,被试的人数是实验处理数的n 倍,即被试人数可以是6、12、18...... 。
2. 认知领域学习的内容相当于( )。
A.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
C.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D. 知识和技能
【答案】B
【解析】认知领域学习的内容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所以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符合题意。
3. 大部分色盲不能区分( )。
A. 红和青
B. 红和黄
C. 红和蓝
D. 红和绿
【答案】D
【解析】色盲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蓝色盲及全色盲较少见。
4.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
A. 比较组织者
B. 观念固着点
C. 关系类属者
D. 符号中介物
【答案】B
【解析】固着观念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能为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的联系提供切入点的具有的相关观念;线性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5. 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迟缓型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宄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的表现是:每当母亲要
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6. 下列关于测量结果受测量误差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系统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
B. 系统误差影响准确性,也影响稳定性
C. 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
D. 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也影响准确性
【答案】D
【解析】测量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
,也影响准确性(效度)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随机误差既影响稳定性(信度)。
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量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系统误差只影响准确性(效
,而不影响稳定性(信度)度)。
7. 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赫尔巴特
C. 詹姆斯
D. 桑代克
【答案】A
【解析】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了教育心理学的建立。
8. 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能力是( )。
A. 逻辑推理
B. 知觉速度
C. 图形识别
D. 机械记忆
【答案】A
【解析】众多成人智力发展研宄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其中,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