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2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章句

【答案】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小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2.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 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3. 平仄相间

【答案】平仄相对,是指一联之内的两句上下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反。在近体诗里,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也就造成了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现代诗歌和散文中,适当注意平仄变化,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使作品获得音乐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4.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5.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

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英语的[P]

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6.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还包括仿句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7.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8.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

二、分析题

9. 多义词“走”至少有下面几个义项,请分析它们的基本义和转义。并说明义项转化的途径。

义项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如“我快点儿走。”

义项2:移动、挪动。如“它(指手表)不走了。”

义项3:离开、去。如“他刚走,去图书馆了。”

【答案】(1)“走”的基本义和转义

多义词“走”的几个义项中,义项1是基本义,义项2和义项3是转义。

因为义项1是“走”在现代最常用的词义,所以它是基本义; 义项2是义项1的引申义,义项3是义项1的比喻义。

(2)义项转化的途径

有的词有几个义项,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中至少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常用的; 其他的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前者称为基本义,后者称为转义。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①引申是指由两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引申出新意义的方法,是指人们在认知中因为AB 两事物之间联系密切,可以用其中的一种现象来指称另一种,例如“兵”最早的意思是一种兵器,由于兵器总是被士兵使用,所以后引申为“士兵”的意义,这种就是义项转化中的引申。

②比喻是指由两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而派生出意义的方法。这种相似主要体现在外形的相似、某种性质的相似、整体和部分的相似。例如“熟”原指食物烹熟,后因性质的相同而引申为植物成熟和熟悉等意义。

10.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结构

例:两所大学的教师

(1)叫他过来跟我们打网球

(2)他们班每个人都是好样的

(3)吴老师很耐心地跟那位同学谈了三个小时

【答案】(1)

(2)

(3)

11.分析下列句子中“起来”的用法。

(1)都十点了,快起来吧!

(2)他猛地站了起来。

(3)让咱们美丽起来吧!

(4)这个事情说起来呀,也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5)想请你们一起来我家吃顿饭,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