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732专业基础(现代汉语、语言学)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2.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3.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4.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5.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有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6. 义素分析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7.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8. 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指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指示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些词语,例如,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这些词语的具体或确切的指称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指示语主要有:
(1)人称指示; (2)时间指示; (3)空间指示; (4)其他的指示语还有话语指示和社会指示。
二、单项选择题
9. 属于同一词类的是( )。
A. 刚才 刚刚
B. 将来 曾经
C. 现在 马上
D. 目前 刚才
【答案】D
【解析】A 项“刚才”是时间名词,“刚刚”是副词; B 项“将来”是时间名词,“曾经”是副词; C 项“现在”是时间名词,“马上”是副词; D 项都是“时间名词”
10.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人们能够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组成句子的规则也是无限的。
B. 身势等伴随动作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辅助交际工具。
C. 婴儿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说话。
D. 人类大脑两个半球的分工是天生的。
【答案】C
【解析】A 项错误,人们能够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组成句子的规则却是有限的,这是语言的递归性决定的。B 项错误,身势等伴随动作属于非语言的辅助交际动作。C 项正确,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话,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思维能力的形成,都是通过学话实现的。D 项错误,大脑的分工并非天生,是在后天的侧化中不断完善的。
11.“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是( )。
A. 联合短语
B. 偏正短语
C. 同位短语
D. 定中短语
【答案】C
【解析】同位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前项后项共作一个成分,互相说明,语法地位相同。“元代书法大师”和“赵孟顺”是指的同一个人,因此是同位短语。
12.语义最基本的性质是_____
A. 概括性
B. 民族性
C. 模糊性
D. 稳定性
【答案】A
【解析】概括性,是指词义对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的归纳概括能力。模糊性是指词的意义界限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词义内涵的不确定性所造成。
13.普通话中“笔尖儿”有( )。
A. 三个音节三个语素
B. 三个音节两个语素
C. 两个音节三个语素
D. 两个音节两个语素
【答案】C
【解析】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但是,用作后缀的“儿”字,两个汉字读一个音节,是儿化词。因此“笔尖儿”是有两个音节。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类。“笔尖”是两个语素,“儿”是词缀,是一个不成词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