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2. 教育传播

【答案】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4. 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二、简答题

5. 查阅近几年我国有关教学系统设计的文章和书籍,分析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设想。

【答案】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1)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协同发展,理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近二十年来,由于我国的教学设计总体上处于引介的状

态。

(2)我国教学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①从教学设计者的角度看,程序化的操作性模式只提供了教学设计流程,但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却缺乏更具体的教学策略。

②站在教学设计者的立场上,教学设计构筑的理论框架,简化了目标、方法和条件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教学设计者创造性的发挥设计讲究创造。

③教学设计过程要求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设计活动又包含很多繁杂的、复杂性的工作,这对于普通教师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有些研究者通过对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完成许多任务。

④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出发,目前我国的教学设计大多基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没有真正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这对我国教育的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⑤从经济承受能力上看,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上的误区给学校、教育机构、甚至社会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站在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立场,从反思的角度对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除此之外,我国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如过分强调教学设计的“处方性”和“应用性”,而大大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忽视了学习和学习理论原则的有效应用,出现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在大中小学普遍实践的教学(系统)设计仍处于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且尚未能跟踪此类设计理论的最新发展,引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种种有益成分,基本上还是处于沿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理论。

(3)解决上面问题的设想

针对上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五个转变”,主要内容如下:

①由“设计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向“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

②由以“联结一认知”为基础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向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

③由“分布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向“协作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转变。

④由“传统”的教学设计向“教学设计自动化”的转变。

⑤教学设计观念由“媒体论”向“方法论”转变。

由此可见,要对目前的教学系统设计现状有所突破,关键在于普及理论研究的成果,扩大实践范围,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利用现有的培训体系、制度,加强学院、岗前、在职等各类培训; 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改进我们的教学观念,适度引入人本主义,这是走向将学生视为认知主体的哲学基础; 论研究及实践范围要逐步普及。

6. 教育软件有哪些分类? 简述教育软件的开发流程。

【答案】(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分类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根据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软件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①课堂演示型

②学生自主学习型

③模拟实验型

④训练复习型

⑤教学游戏型

⑥资料、工具型

(2)开发流程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与一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大致相同,都要运用软件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但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是面向教学过程的,因此,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多媒体教材软件的开发流程如下:

①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电子化教学系统,它和通常的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表现形态有所不同。如何确定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如何分析学习者特征、选择合适的媒体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控制以及诊断评价等,都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教学设计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否开发成功的关键。

②软件系统结构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是指对组成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各个要素、功能和框架进行系统的规划,主要包括结构设计、诊断测试与教学控制设计、反馈设计、导航策略的设计、屏幕界面的设计等内容。

③编写脚本。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工作完成后,应把设计结果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这就是“脚本”,脚本是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直接依据。规范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脚本,对保证教学软件质量水平,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脚本编写,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研究和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④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需要运用多种工具来进行各类媒体对象的创作与合成。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工具主要有两种,即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和著作软件。

⑤编写程序。对于较为复杂的、交互性强并体现一定智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编写程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需要进行功能分解、模块划分、符号约定和代码编写等工作。

⑥软件测试与纠错、维护升级。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采取的检测措施,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暴露程序存在的问题。对于网上多媒体教学软件,在交付使用以后,随着教学需求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形式和内容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分析、设计和修改,以求不断完善。

7. 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案】(1)定义

①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