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媒体技术

【答案】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2. 远程教育

【答案】远程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以下特性的教育形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 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 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 有双向交流的渠道。远程教学的特点有(1)在远即离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 (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联系措施; (4)学生和辅导教师之间有可能实现不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 (5)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设计课程计划,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督整个教学过程; (6)很多情况下评价与反思过程是非实时的。

3.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4. 信息技术

【答案】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二、简答题

5. 阐释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答案】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所要考虑的几个基本依据主要有:

(1)依据教学目标

每门课程、每个单元、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以外语、教学为例,知道各种语法规则和能就某个题材进行会话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各种语法规则的学习,可以以教师的板书讲解为主,结合各种语法练习进行学习。练习就某个题材进行会话,可以借助于各种视听设备,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习者练习会话。另外,如果是要纠正学习者的读音,那么录音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体。

(2)依据教学内容

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性质不同,对教学媒体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语文课的散文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录像等视听媒体向学习者提供一定的情境,使学习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3)依据教学对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他们的经验背景也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及知识背景。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4)依据媒体特性

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只有充分了解各个媒体的优点和局限性,才能在使用中扬之长、避之短,对它们进行综合应用。

(5)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除了以上五个要素外,还要从整个教学过程出发,综合考虑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要素。

6. 请说明集成化教学系统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集成化教学系统是指集成了各种教学因素的一个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它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研究领域分别如下:

(1)集成化教学系统产生的原因

①现存的课件无法实现师生的交互作用和课堂的丰富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课件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往往是确定的、程序化的、封闭的教学内容和策略、知识呈现的方式和顺序,因而排斥了师生的交互作用和课堂的丰富性。

②整合技术的出现以及基于“情景性评价”和知识库的动态交互系统开发模式的提出,为开发集成性教学系统提供了可能。

(2)集成化教学系统的主要的研究领域

①积件系统

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系统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积件

库包括以下五种类型: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积件组合平台是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积件库的软件环境。

②集成化学习环境的开发

哈佛大学的波肯斯教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开发应该包括:信息库、符号簿、建构下具包、现象呈现环境、任务管理者。

③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

EPSS 实质上是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一个比较完善的EPSS 通常由超媒体信息库、专家系统、交互式训练系统、在线帮助系统、效能工具、应用软件、监测系统等部分构成,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中。EPSS 系统具有的特性:以计算机为基础、提供执行任务所需的细节信息、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用户控制。

④网络教学与管理支撑平台的开发

一个完整地支持基于因特网的教学和管理支撑平台至少应由三个系统组成: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和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它们分别完成Web 课程开发、Web 教学实施和Web 教学管理的功能。

7.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特点是:

(1)传播的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只传递0和1的数字。

(2)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BBS 论坛、QQ 聊天室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3)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4)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

(5)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6)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7)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或打印,成为个人信息。

(8)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9)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