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虚拟现实技术
【答案】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一种技术。创建和体验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环境需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接口技术、传感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设备的支持。
2. 教学媒体
【答案】媒体是英文media 的译名,意思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即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通过教育信息的流动,维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形成性评价
【答案】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4. 经验之塔理论
【答案】“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有: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简答题
5. 说明什么是视听教学方法
【答案】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它的发展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教学的模式。
在整个视听教学运动中,不同时期都对教学实践作出了理论的概括,提出了有关的理论,如视觉教学理论、视听教学理论和视听传播理论,这些理论对教学实践起到丁指导作用,其中戴尔的视听教学理论影响最大。
(1)视听教学论
①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相同的方面:
a. 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
b. 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按其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性质——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分类。 c. 视听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
②“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它是戴尔在1946年提出的,在1969年进行了修改。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
“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 a. “做”的经验,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直接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
第二,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下设计、仿造的事物,多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
第三,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b. “观察”的经验,包括六个层次:
第一,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
第二,学习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
第三,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第四,电视。
第五,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
第六,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它们可以分别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要高一些。
c. “抽象”的经验,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它们己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第二,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
观念的符号。
戴尔认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参加更加抽象的教学活动。
(2)视听传播论
①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与使用。
②视听传播的任务是: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任何目的的图像讯息和非表象讯息两者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点进行研究; 对某一教育环境中人和器具发出的讯息作结构上和系统的处理。这些任务包括对系统组成部分和完整教学系统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使用。
③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是使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和媒体得到允分有效的使用。”
④视听传播论以传播和学习的基本模型为基础,综合了早期的系统思想。简单解释如下: 从整体上看,该模型把教学过程视作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说明“视听传播设计”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传播过程的理论,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法确定信息运行的起点。因此,在模型中不明确指出教学传播过程的起点,是合乎传播学原理的。为便于讨论,假设在某特定的教学情形下,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教学的目标。其过程为:
a. 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b.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讯息——教学内容。
c. 进行视听传播设计。
d. 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入教学情境中使用。
e. 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上述过程反映了现代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该模型要说明的正是视听传播的设计——这是该领域所研究的对象——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联系,故称“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6. 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看法。
【答案】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对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的看法
①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的理论部分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
②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即教育哲学层次、教育科学层次和教育的技术学层次。教育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教育的本质,研究内容是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