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税收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通常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中, 按照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征收。

A. 行为税类

B. 流转税类

C. 资源税类

D. 财产税类

【答案】B

【解析】流转税, 是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的交易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 下列各项中, 实行总遗产税制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答案】A

【解析】总遗产税制, 因其税源集中、充分, 考虑因素较少, 征收管理较易, 有很多国家采用, 如美国、英国、新西兰等。BC 两项, 法国和日本均采用分遗产税制;D 项, 意大利采用混合遗产税制。

3. 对下列( )行为不服, 可不必经过税务行政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 征收税款

B. 审批减免或出口退税

C. 加收滞纳金

D. 税务行政处罚规定

【答案】D

【解析】D 项, 当事人因处罚、保全措施及强制执行等引起的争议, 可选择适用复议或诉讼程序。

4. 对纳税人因偷税而少缴的税款, 税务机关有权在( )内追征。

A.2年

B. 无限期

C.10年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偷税、抗税和骗取税款的, 应无限期追征。

5. ( )强调个人承担税收的数量应该与他从公共支出中受益的大小相联系。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多的, 多缴纳税收, 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少的, 少缴纳税收。

A. 受益原则

B. 纳税能力原则

C. 公平原则

D. 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受益原则认为, 纳税人纳多少税应根据每个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的多少来确定。孚受利多者应多纳税, 孚受利益少者应少纳税, 不享受利益者则不纳税。

6. 下列各项中, 符合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是( )。

A.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 为取得进口货物的当天

B. 资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 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C.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为支付加工费的当天

D. 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 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答案】B

【解析】A 项, 纳税人进口货物,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C 项, 纳税人委托加

D 项,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 工应税消费品的, 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 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7. 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以个人需求曲线的( )方向加总求得。

A. 垂直

B. 水平

C. 垂直与水平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由于每个人所支配的公共产品数量一致, 但支付的价格不同, 因此, 对纯公共产品的总

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每一消费者在每一可能数量水平上的边际效益加总求得; 或者, 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以垂直的方向相加, 便可得到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

8. 我国目前税种中属于地方收入的是( )

A. 増值税

B. 房产税

C. 关税

D. 消费税

【答案】B

【解析】A 项, 增值税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CD 两项, 关税和消费税属于中央税。

9.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的, 可以处(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处以( )的罚款。

A.1000元, 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B.1000元, 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C.2000元, 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D.5000元, 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答案】C

【解析】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①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②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③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④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⑤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 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10;.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负担能力相等, 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 税负不同, 这是( ).

A. 税收法定原则

B. 实质课税原则

C. 税收公平原则

D. 法律优位原则

【答案】C

【解析】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A 项,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 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B 项, 实质课税原则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