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9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囚徒困境
【答案】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固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卫等方一面,也会频繁显示类似情况。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怀另一参与者的利益。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假如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另外,没有任何其他气力干预个人决策,参与者会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和利益选择策略。
2. 充分性
【答案】充分性山威廉·邓恩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提出,它是政策评估标准的类型之一。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效益满足引起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程度,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
3. 政策目标
【答案】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目标涉及“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基本的政策目标包括增长、效率、稳定和公平。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界定了政策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目标,因为问题中确认的东西还太抽象,往往抓不住要害。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围绕问题,开始设定的目标往往笼统,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其方法有两种:
①把总目标分解成更低层次的子目标;
②量化,给目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这样使整体目标与局部日标、长远日标与近期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等,可以分析得较为清楚。
4. 外在成本
【答案】外在成本是指在决策规则的选择中,由于其他人的行动而使单个参与者预期个人所承担的成本,或者说,它是一项政策方案的实施将给那些偏好与之不一致的人所带来的损害,这种成本是通过集体决策的内在强制性而施加给单个参与者的。投票规则的成本有外在成本和决策成本两种。
5. 沉淀成本
【答案】沉淀成本是指投入决策、某个计划或某个项目的时间、资金或其他资源的无法弥补的花费。它限制了目前投入的选择范围,即已经在政策上投入的资金、人力制约了决策者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是错误政策终结的障碍。政策终结者总是进退维谷,进即追加投资,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退即不追加投资,要面对的是已投入的资金由于政策终结无法收回的结果。
6. 政策系统
【答案】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从系统发生论的途径看,政策系统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研究政策过程的前提或出发点。其中,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过程的个人或组织,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公民个人以及社会媒体等; 政策客体是政策的作用对象,包括社会问题和目标团体; 政策环境则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条件、政治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二、简答题
7. 试分析应用德尔菲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1)德尔菲法的含义
德尔菲法是一种获得、交换和发展关于未来事件的灵通信息的直觉预测程序,其过程是“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的问卷和对所获得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从而取得一组专家的最可靠的统一意见”。德尔菲法又称家调查法,是一种采用通讯方式分别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单独发送到各个专家手中,征询意见,然后回收汇总全部专家的意见,并整理出综合意见。随后将该综合意见和预测问题再分别反馈给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各专家依据综合意见修改自己原有的意见,然后再汇总。这样多次反复,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计结果的决策方法。德尔菲法的特征有:
①资源利用的充分性。由于吸收不同的专家与预测,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经验和学识;
②最终结论的可靠性。由于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断,不会受到其他繁杂因素的影响;
③最终结论的统一性。预测过程必须经过几轮的反馈,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
(2)德尔菲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德尔菲法的应用强调如下五个基本原则:
①匿名性—所有专家分别以个人作答,他们的匿名性得以严格保密;
②循环反复—个人的判断被汇集加总,并在一个系列的过程(两轮或两轮以上)中发回给每个参与的专家,因此,允许社会学习和修改先前的判断;
③有控制的反馈—汇集起来的判断的交流以对问卷作答的总结性测量的形式出现;
④统计性的小组答案一一个人的应答用向心趋势(中位数)、中趋势(dispersion )和频率分布的形式加以表述;
⑤专家共识—宗旨是创造特定的条件,让专家在这些条件下能达成某种共识,作为问卷调查
的最后和最重要的产品。
8. 简述我国经济政策的目标和作用。
【答案】(1)经济生活是处于基础层面的基本生活,它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是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各种社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井合理地分配它们,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社会的经济运行并不总是协调、顺畅、和谐的,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还是会产生矛盾、冲突,甚至出现市场失败,从而引发各种经济问题。为了解决、扭转经济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和失范状态,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各种准则,以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这类旨在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规范、准则、措施、策略等就是经济政策。
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可以将现阶段经济政策的任务与目标规定为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经济稳定、经济公平、经济可持续发展。
(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有的文明与进步都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经济生活发展状况的影响与制约。解决经济生活中的问题的经济政策与其他的政策相比,在整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占据着基础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①经济政策构成了一国全部政策的基础。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形态、哪一种社会制度下,国家对社会的公共管理,最重要的部分总是经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就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正像经济管理是其他任何管理的基础一样,国家的经济政策是其他所有政策的基础。一国的政治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都是在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与实施的。
②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的政策。虽然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也能对经济发展发生反作用,从而一国的政治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也会对经济政策产生能动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说,经济政策永远制约着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的政策,即使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政策会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大小、方向和有效程度仍然是由经济政策来决定的。
③经济政策是一国政策中影响最为普遍和广泛的政策。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中人数最多的普通公众的切身物质利益,因而,经济政策发生作用的时间最长,覆盖的空间最广。因此,好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起的促进作用就大,反之,错误的、不科学的经济政策会给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9. 试描述假设分析的过程。
【答案】假设分析的过程具体描述如下:
(1)利益关系人的确定
所谓利益关系人是指影响政策问题或受政策问题影响的人。假设分析首先要找出政策问题的利益关系人,排除与政策问题无关的人,从而确定将哪些人列入假设分析的范围; 然后再按与政策问题利益关系的远近、亲疏,给关系人排序; 重点分析不同关系人的立场、观点。
(2)假设的寻求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找出并确认政策问题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每一个政策问题都有其依据的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