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锁状联合。
【答案】锁状联合是指在某些担子菌的次生菌丝上,在菌丝细胞隔膜处外面,形成的一种桥接状的菌丝结构。
2. 毒力与侵袭力。
【答案】毒力,又称为致病性,是指某种微生物对一定宿主,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的能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由侵袭力和产毒素能力决定;侵袭力是指病原体具有突破宿主防御功能,并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
3. 对数生长期。
【答案】对数生长期是指微生物生长经过迟缓期后,进入快速分裂阶段,以最大速率生长和分裂,群体成倍数增长,群体细胞数量呈对数増加或指数速率増加的生长阶段。在对数生长期微生物各成分按比例有规律地增加,微生物平衡生长。
4. 总有机碳含量(TOC )。
【答案】总有机碳含量(TOC )是指水体内所含有机物质中的全部有机碳的含量。
5. 子囊果。
【答案】子囊果是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称。在子囊和子囊孢子发育过程中,从原来的雌器与雄器下面的细胞上生出许多菌丝,它们有规律地将产囊菌丝包围,于是就形成了有一定结构的子囊果。
二、简答题
6. 以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 )为例解释基团转位。
【答案】(1)大肠杆菌通过磷酸转移酶系统(PTS ):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己糖磷酸转移酶系统,来完成一些营养物质的运输。
(2)具体的运送分以下两步进行:
①热稳载体蛋白(HPr )的激活。HPr 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它结合在细胞膜上,具有高能磷酸载体的作用。细胞内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的磷酸基团可通过酶1的作用而把HPr 激活。
②糖经磷酸化后运人细胞膜内。膜外环境中的糖先与外膜表面的酶2结合,再被转运到内膜表面。这时,糖被P-HPr 上的磷酸被激活,并通过酶2的作用将糖-磷酸释放到细胞内。
7. 试比较循环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区别。
【答案】循环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区别如下。
(1)二者存在的微生物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只存在于一些厌氧光合细菌中;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普遍存在于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中。
(2)电子传递途径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电子传递方式属于循环方式;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属于非循环式。
(3)二者对氧要求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不产生氧;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产生氧。
(4)产能和产还原力的方式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和产还原力分别进行;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和产还原力同时进行。
(5)氢供体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氢供体为等无机物,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氢 供体为
8. 什么叫数值分类法?试简述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
【答案】(1)数值分类法的定义:
数值分类法,又称统计分类法,是依据数值分析原理,借助于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分类的微生物对象按大量表型性状的相似程度进行统计、归类的方法。
(2)数值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如是在工作开始时,先准备好一批待研究菌株和有关典型菌种的菌株,它们被称作OTU 。由于数值分类中的相似系数或是以被研究菌株间的共同特征的相关性为基础的,因此要用50个以上甚至几百个特征进行比较,且所用特征越多,其结果也就越精确。在比较不同菌株时,都要采用相同的可比特征,包括形态的、生理的、生化的、遗传的、生态的和免疫的特征等。
(3)数值分类的基本步骤为:
①计算两菌株间的相似系数;
②列出相似度矩阵;
③将矩阵图转换成树状谱。
9. 何谓免疫调理作用?其机制如何?
【答案】(1)免疫调理作用的定义
免疫调理作用是指通过吞噬细胞表面存在的具有免疫调理
作用的物质有抗体和补体。
(2)免疫调理作用的机制
类抗体同细菌等抗原物质,形成免疫复合物后,体的段与结合,有利于吞噬;补受体,从而促进吞噬作的一端可同靶细胞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另一端可结合吞噬细胞的
和受体等,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的作用。
用。
10.嗜酸性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答案】(1)定义:
嗜酸微生物,又称嗜酸菌,是指只能生活在低
菌和古生菌。
(2)嗜酸性微生物的嗜酸机制: 它的嗜酸机制可能是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排阻外来和从细胞中排出的能力,且它们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还需要高H+浓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结构。
11.简要描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鞭毛结构的主要差异如下表:
表
条件下,在中性pH 下即死亡的微生物;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 仍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 也在中性附近。专性嗜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
三、论述题
12.可通过筛选哪种营养缺陷型微生物获得赖氨酸高产菌株?营养缺陷型微生物的筛选一般有哪几个环节?
【答案】在许多微生物中,可用天冬氨酸作原料,通过分支代谢途径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AK )有反馈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天冬氨酸除用于合成赖氨酸夕卜,还作为合成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的原料,因此,在正常细胞内就难以积累较高浓度的赖氨酸。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
(1)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工业上选育了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谷氨酸棒杆菌)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由于这个菌种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 ), 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补给适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可在含较高糖浓度和铵盐的培养基上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2)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一般分四个环节,即①诱变剂处理、②营养缺陷型浓缩、③检出和④鉴定。
①诱变处理又包括前培养、菌悬液制备、诱变处理和中间培养。
②营养缺陷型浓缩可采用青霉素法。